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大汉天子给刘彻算挂 > 第11章(第1页)

第11章(第1页)

这天清晨,田蚡拎着一袋土产,打算给姐姐尝尝鲜,刚踏入天禄阁,便见小刘彻坐在书案上,手执竹简,表情十分认真。半夏蹲在他旁边,为他揉着小短腿。

“没规矩,看书要席地而坐,要是被你娘瞅见,又该说道了。”

“舅舅。”小刘彻听到声音抬头,咧嘴一笑,露出两个甜甜的酒窝。他从书案上跳下来,抱怨:“腿都跪麻了。”什么时候弄张小板凳坐坐……

“殿下用功得紧,用了早饭就过来了。”半夏起身,也不见礼,只是赶忙接过了田蚡手里的土产,问道:“这是什么?黑乎乎的,还连着土。”

“头年给人谋了个外放的县官,他感着恩情,特地差人送了这薯粮回来,今儿早上刚到。”

田蚡知道小外甥好这个,最喜欢琢磨吃食,身边的贴身侍女又擅厨艺,刚得了土产便洗也没洗就提着进宫了。

刘彻也不怕脏,挽起袖子,用手抹掉泥土,仔细瞧了,惊得张大嘴巴:“这是甘薯?!”

田蚡更是心惊,如果不是事先被告知并有所准备,他也不知道这拳头大小的土产是什么。他眯着小眼睛,一边赞赏小外甥的天资和见识,一边点头笑道:“不错,据民间草木志载,甘薯‘或曰芋之类,根叶亦如芋,实如拳,有如瓯者皮紫而肉白蒸煮食之,味如薯蓣,性不甚冷。’想不到你这小彘识了字读了书竟也长进不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那模样似乎为自己教刘彻写字颇为自得。

半夏毫不掩饰自家主子天下第一所以我也天下第一的骄傲:殿下本就是天资卓绝的人物,哪里需要你提点?不过她的性子稳重了不少,不会像刚入宫那会儿,别人刺她一句就会跳脚反驳,而是面上露出俏皮的笑容,在田蚡没有注意到的地方冲小刘彻挤了挤眼睛。

刘彻汗颜,他待半夏比王美人还要亲近些,很多自己不便出面的事情都借了半夏的幌子,这也造成了小丫头对自己的盲目崇拜,在言听计从之余,时常拿不懂的问题相问。有一次半夏甚至问自己第二天天气如何,听闻刘彻说出“不知道”这三个字时满是不可置信,好像刘彻丢了作为龙子的颜面一样,闹得刘彻很想吐糟:就算是二十一世纪,天气预报都不准确的好伐?

作为濒临绝种的现代人,这一年里刘彻忍得很辛苦,就像此时,面对应该在明代才有的地瓜,纵然满头雾水,他也只能将疑惑埋藏在心里。

番薯之所以称为“番薯”,是因为它在十六世纪才由印度传入,有了“番”之说,中国本土什么时候有甘薯了?然而,再细细观察,又发现这种所谓的薯粮和现代的甘薯有很大的不同,皮紫肉白,形状小,较为狭长,更像芋头。这种所谓的薯粮,应该属于山薯之类,为中国土产。(注2)

东西好不好,吃过才知道。

晚膳的时候,食案上多了一道松香酥脆的薯粮饼。

肚子渐鼓的景帝听完半夏先煮后碾再炸的制作过程,餍足道:“这薯粮竟是小彘儿亲手捣成的泥?嗯,不错,软糯香甜,父皇今后倒是有口福了。”

听景帝还想尝鲜,王美人遗憾地说:“可惜薯粮原产偏僻,一来一回就要数月,耗费脚力,又不得良种,眼下已过了春播之期,恐怕只有来年才能常贡宫里了。”

“听闻旧珠崖之地海中之人皆不业耕稼,唯掘地种甘薯。秋熟收之,蒸晒切如米粒仓圃贮之,以充粮糗,是名薯粮。”刘彻补充了一句:“舅舅教的,说是什么人写的什么书上有记载。半夏也说,现在种下去还来得及。”

景帝听了儿子的话有些发笑,倒是同意了在皇家田庄里试种,赵公公收到旨意,立刻差遣下人去办了。

景帝看着小刘彻,心中一动,突然问道:“舅舅还教你什么了?”

“学了《尔雅》,很多字认是认得了,但还不会写。”刘彻的小脸苦恼地皱起。

《尔雅》相传为孔子门人所作,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算是最为古老的字典。刘彻也想从最简单的学起,但问题是《三字经》、《百家姓》、《声律启蒙》这些幼儿启蒙读物都是宋朝以后才出现的著作,他早生了一千年,也只能去啃《尔雅》这本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了。

认字的进展比刘彻想象的要慢上许多。

因为西汉的字体正从小篆往隶书过渡。小篆还保存了象形字的遗意,运气好的话能猜中六七分;隶书就更进了一步,用笔画符号破坏了象形字的结腹,成为不象形的象形字,又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实在是难住了看惯简体字的刘彻。好在毕竟是成年人的智力,学习方法较为系统、完善,花了半年时间苦读,终于把《尔雅》念完了。

听到儿子这么说,景帝大感惊奇,心存考校。

“木谓之华,草谓之荣;不荣而实者谓之秀……”景帝停住。

“荣而不实者谓之英。”刘彻接道。

“何为不荣而实,何为荣而不实?”景帝又问。

刘彻想了想:“父皇,儿子也不大清楚,但儿子觉得,馍馍是‘不荣而实’的,没什么味道,但一个就能填饱肚子;桂花糕是‘荣而不实’,禁不住饿,可味道很好。”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答案已经很完美了。

王美人见父子俩说得尽兴,便没有打搅,轻声吩咐婢子收拾食案,设茶与糕点。

口渴用茶时,景帝愕然发现夜色已深,道:“今晚便到这里。”看向小刘彻的目光透着知足与满意。虽然考校的内容很简单,幼子也有记忆有误的地方,但总体来说却算得上对答如流,思路清晰,时有妙言,更为难得的是刘彻坦然的学习态度,不知即为不知,答不上来便会主动发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