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一线文明是什么意思 > 楔子 新世界的希望(第1页)

楔子 新世界的希望(第1页)

说起黑暗时代,没有一个人不知道,那是21世纪中叶开始,持续近八十年跨度的噩梦;细菌战、热核战、科技战,是组成这个噩梦的全部。当人们终于从噩梦中惊醒的时候发现,继续能做梦的人少了,只剩下了做梦前人口的三分之一。

然而,这剩余的二十多亿人,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更大的梦魇。黑暗时代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同时,也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一种不明原因的肺衰竭得病率悄然上升。据不完全统计,在2140年,也就是联合政府成立的第一年,得病率已到达总人口的10%,这些得病的人,几乎都活不过五十岁。

联合政府成立后,面对的困难和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他们首先将人口集中至东亚地区——因为在那儿,有核战初期建立的大片成群“蚁穴”可供人们居住(中国建立的地下避难所群落)。

为了恢复地面的生态环境,联合政府从蚁穴居所中选取了数量众多的志愿者,他们负责到地面上采集各种实验样本。这些人经过培训后,戴上防毒面罩、穿上防护服,从蚁穴向上爬,来到了但丁《神曲》中的炼狱。他们在黑色的河流边取水、在沙尘中爬上土堆、在焦黄的丛林中寻找活着的生物。人们在这一刻,终于放下各自的偏见,再也不分肤色、不分国界。他们携手并肩,用互相紧握的双手,传

递着心中最后一丝活下去的希望。。。。。。

终于,没过多久,人们开始意识到了一件事——要解决人类文明面临的所有问题,只能寄希望于人类的基础科学能再次飞跃。人们凭借现有的知识已无力回天了。

看着每况愈下的生存环境时,大人们渐渐放弃了靠自己来拯救世界的念头。他们将难题与目标汇集起来,然后,他们回过头,看向自己的孩子,眼里又重燃了希望!就像所有实现不了梦想,却逼迫孩子,替自己圆梦的大人那样——没错,培养下一代!

可是让人感到沮丧的是,在生存都举步维艰的蚁穴环境里,孩子们早已疏离了学习。那么想想,如此发展下去,何时才能培养出“牛顿”、“爱因斯坦”来推动人类的基础科学,拯救世界呢?况且,撇开这种培养出天才的奢望,人类文明的延续也离不开对下一代的教育!自从人们意识到培养下一代学习知识,寄托于他们在学习中创造出解决困境的办法时,教学资源的提供和加速学习进程的目标,便成为了人类的首要任务。而这些与人类如今面对的困境比起来,将不值一提。

于是,联合政府仅用了二十年,就做成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为了让孩子们摆脱蚁穴压抑的环境,重获新生。联合政府基于东亚地区蚁穴群落所处的位置分布,在核污染较轻的华北平原及毗邻地区,竭

尽所能的为孩子们建造了一个大型学府!整个学府成圆形被电子玻璃帷幕所遮盖,从极远处看过去,那儿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透明玻璃碗倒扣在地面上一样。电子玻璃帷幕采用了黑暗时代科技战时,军方用于军事设施伪装的画皮映像功能(一种用作场景伪装的实时三维全息投影技术)。在学府里,联合政府建造了房屋,种上花花草草,引进了地球上存活的动物,这些资源有一部分来自于蚁穴居住地的样本采集任务。那里还有山,还有河。后来人们发现,这处学府的所有场景,不正是21世纪初,地球世界的极简缩影吗?当时的人们一定没有发现,原来在自己身边的景色会这么美,可如今的学府已经变成了现世的伊甸园。

第二件事:联合政府成立了一个组织“光锥”。他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动用一切可能,来加速人类知识的学习。

“光锥”负责人罗伯特,是个充满理想,又有些偏执的人。罗伯特选取了十二至二十二岁的群体,作为人类加速学习知识的初代目标群。至于今后,罗伯特觉得,十二岁前的孩子,只需要给他们在蚁穴联通处建造简易教室,通过人工智能就可以完成之前的简单教学;而十二岁后的孩子进入学府后,通过加速教育的体系下,将在学府度过十三年,到那时,他们将为新世界出谋划策!

于是,首次运作

的学府迎来了一亿多人的入住。其中除了学生外,还包括了医生、教师等等必要职业的人。人们给学府起了个贴切的名字,叫“摇篮”。

伟大的摇篮学府诞生后,因为半圆形玻璃幕墙的透明,在学府附近的蚁穴居民时常借着样本采集任务为由,聚集在摇篮学府的四周,只为一睹学府中迷人的风景,期盼着借此回到地下后能做一个好梦。甚至,不少狂热的居民在目睹学府内诱人的美景时,忽视了警告,接近学府,甚至毁坏设施,企图混入。

联合政府迫于无奈,在摇篮学府外围建起了隔离设施。同时,为了不刺激蚁穴居民脆弱的神经,学府启用了画皮映像功能;学生们在里面抬起头,能看到帷幕映射的“日升日落”、“月亮阴晴圆缺”。而人们从外面看学府,就像消失了一样;人们将看到与华北平原其余沙漠化土地相同的场景。当然,那些形成包围圈的隔离设施依然能证明摇篮学府的存在。

时光荏苒,摇篮学府也在2173年毕业了首批学生。在毕业典礼上,罗伯特注意到了一个叫林坤的青年。在为他颁发毕业勋章时,他听林坤说:“我的志向是让现有的学习速度加快数倍!”略显青涩的声音还没在中央大厅彻底传开,就被前排学生的嘲笑声淹没。他脸上一红,又低语了一句,“只有改进人的大脑,才能做到。。。。。。

。”

这句话声音不大,却被站在身旁的罗伯特清晰的捕捉到,他想起以前看到的一本书。“你是说,像《知识的桥梁》里写的那样吗?”

林坤愣了愣神,抬头看向罗伯特惊讶的说:“您也看过这本书吗?不错,就是像张鹏写的那样,不过,我有信心做的更好!”

凭借着后续的谈话,罗伯特确定林坤就是这一批中自己最想要的人才,不出意外,林坤在毕业的当天就加入了“光锥”。于是,人脑改造这扇窗已经敞开,也许新世界的希望就在不远处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