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求生倒计时TXT百度 > 第55章(第3页)

第55章(第3页)

见赵白鱼脚步不停,太子噌一声站起,提高音量:“赵白鱼,你自诩一心为国为民,孤也承认你的确有宰相之才,是难得一见的良臣能吏,你是能刺破大景官场的利剑,可户部非孤一人的户部,户部管着的漕运税收非孤一人独吞,孤是大景储君,你以为孤就不为国为民?户部掌天下税收,有度支、盐铁两司平权,又有税务司制衡,你以为想贪就能贪?户部收上来的税都进国库,那是朝廷的国库、是天子的国库,不是孤的门党想支配就能随意支配!”

“你懂见微知著的道理,恐怕认为从户部插手府内漕运税收这点得以窥见全貌,把国库、内库亏空的原因怪到户部头上,但你可知,如果这些年没有户部想尽法子多方权衡,多处捞钱,朝廷哪来的银子去打仗、去赈灾?”

“于朝廷而言,每年三四百万两的漕运税收不过杯水车薪,就算你把它拨进国库里,也缓解不了多少。”

赵白鱼驻足,侧过身,冷冷地望过去:“我只问一句,殿下能保证户部每年的漕运税银都用于朝廷、用于民生吗?”

太子的脸颊狠狠抽搐了一下,咬牙道:“老鼠年年打,年年打不尽,只要有人、有是非,官场里的贪就抓不尽、杀不完!水至清则无鱼,聪明如你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

赵白鱼:“焉知不是狡辩?”

太子的怒气腾一下升起:“赵白鱼,你顽固不化!凭你这句话,孤就能治你的罪!国库只需要户部给钱而从不问户部的税有多难收,不问底下民怨沸腾时,户部如何安抚,不问底下乱立名目收土地税商税杂税时,户部如何去解决!户部要用人,也要用钱,你以为户部各个都是吃露水的吗?我告诉你赵白鱼,至少三成漕船必须交由户部来管,你给是给,不给也得给!”

他快速几步蹿到赵白鱼跟前,满脸肉眼可见的怒意:“你当杜工先为什么不敢碰漕运商税?因为府内这群利用漕船经商的商人有一半是替各个京官做事,包括你最尊敬的陈师道!他是清贫,但他和他的族人也要吃饭,他的族人利用他的名号在外头行商,要较起真来,陈师道和户部也有勾结!”

赵白鱼神色微动,目光迅速聚拢在太子的眼睛,确定他没撒谎,不由眉头紧皱。

他向后退一步,想说些话反驳,但脑子有点乱,一时间没能厘清头绪。

太子已然恢复冷静:“漕运税银没那么好收,商税杂税各立名目,没有户部在里面周旋,单凭你一个新劈开的破落衙门根本管不了京都府外的漕运商税。”

他越过赵白鱼,五皇子紧随其后。

“你管得了府内,管不了府外!你杀得了目之所及的贪,除不尽天底下看不见的腐败!”

日光之下,寒风凛冽,枝头落下一朵腊梅。

赵白鱼伸手去接,望着掌心鲜红欲滴的花瓣,眼眸黑黑沉沉不见一丝光亮。

***

“商人需要户部,漕运更需要户部!”

文德殿内,杜工先斩钉截铁地说道:“但户部不可一家独大,由其从旁协助,直到朝廷建立完善的体制,才能杜绝官场上的贪墨横行。”

元狩帝眼里似有幽幽暗火,冷冷地注视杜工先良久才开口:“你特意算计这遭,总不该是来替户部说话。”

唯有杜工先直到他表面平静,实则后背已经沁出一身冷汗。

元狩帝拨弄玉扳指,沉思稍许:“户部管天下税收,但你刚才只提及淮南四省,不提两江……你想说连户部也管不了两江?”

杜工先连忙磕头强调:“臣并非有意针对两江,但是光一个京都府漕运税银一年便达三百万,沟通两大海运港口的两江又何止三百万?大景开国便对民间商业多加鼓励,而海运是自前朝便一直鼓励通商,繁荣程度连京都也不及,到了今朝却只比京都府漕运税银多出一点。敢问陛下,这合理吗?”

元狩帝不动声色:“断案尚需证供,你可有证据?”

杜工先一咬牙说:“凭臣有计相之名!”

元狩帝一闭眼:“无凭无据,怎么查两江?”

杜工先:“陛下——”

“行了!”元狩帝先呵斥一声,然后缓和语气:“漕运方面的体系缺口,税务司漕运衙门和户部的争端,朕会寻朝中宰相们来解决,这件事到此为止。赵白鱼行事于朝廷有功,朕自会嘉奖。下去吧。”

杜工先还想再劝,但元狩帝背过身,摆摆手,摆明不想深入两江的问题,只好行礼退出文德殿。

杜工先低头形色匆匆,忽有人从后头喊他:“杜度支可是要出宫?”

回头一看,却是霍惊堂,杜工先拱手:“臣见过小郡王。”

霍惊堂笑了下,“一块走?”

杜工先有点摸不透小郡王,到底没拒绝霍惊堂的同行邀请。

--------------------

作者有话要说:

老鼠年年打,年年打不尽——大明王朝。

这句台词下一句是:贪官朝朝杀,朝朝有贪官。

计相:户部尚书、三司使,但凡管国家钱最高职位,都能称为计相。善于算钱管钱的宰相。

知识点一:

北宋的商税发展稍微有点反过来,一开始的确杂税比较乱,然后中间繁荣发展,商税是比较低的,但是之后各个地方开始乱收税,后来开始打仗,收的税就更多了。

比如上章,小鱼在河面拉铁索拦商船,这叫河锁,是北宋想出来的收漕船商税的法子。

后来就发展成,在这个地方拉锁收钱,过没多远再拉锁再收钱,一直这样下去,谁也受不了。

更离谱的是,很多省县攀比谁收的税多。

真的是,什么都能攀比。

个人想说点一:

这章对小鱼来说就是撕开官场特别残酷的潜规则的一面,他不得不妥协。

1是户部吞了漕运税银,有贪,但也的确有做事,一定程度保证国库亏空但不至于完全运转不下去。

2是收了商人的税银,势力盘根错节的户部帮忙解决乱七八糟的杂税,保证商人和商业能稳定发展,不被税收拖垮。

3是朝官或自愿或不得已的参与逃税,不可能赶尽杀绝。

4是,好的地方在于元狩帝知道了,会想办法去解决杂税太多的问题,这就是皇帝该烦恼的事了,跟小鱼没关系。

最后,会不会觉得我“个人想说”这段是在解释剧情?如果不喜欢的话,那我后面就不废话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