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汴京议和 > 第54章 听说书一(第2页)

第54章 听说书一(第2页)

我真诚地说:“临风,谢谢你。”

临风笑着说:“不用客气。”

我们互相作揖道别。轿夫们陆续抬起其他的木箱子,走出大门,临风是最后一个走出大门的人。

娘坐在桌子前,帮我抽取荷叶梗的丝线说:“以前召南和贺郎成婚的时候,我还想给郭郎介绍一些合适的小娘子,当时他说他在筹备聘礼了,我就没继续说了,我要是多问一句,也许郭郎就不会会错意了。”

我说:“娘,我不知道临风会来我家下聘礼,要是我知道了,一定会阻止他的。”

娘担忧地说:“我们今天拒绝了郭郎的聘礼,他应该是被伤到自尊心了,过些日子,我得找人问问郭郎的状态。”

我急忙问:“娘,你觉得临风心里能承受住沮丧的事情吗?”

娘说:“这个不好说,有些人笑口常开,心里也开心,有些人笑口常开,心里却苦闷,我今天分辨不出郭郎的笑,心里是哪种状态。”

太阳像个大火球,炙烤大地,风都是热的,我和娘抽完荷叶梗的丝,进了厨房,我们把菜放到桌上,吃过午饭,头戴黑色无脚幞头,身穿黑色半袖圆领衫,灰色裤子,笼鞋的阿爹把木箱打开看。

阿爹板着脸问:“这些就是言律他们送来的聘礼吗?没有茶叶,没有大雁,没有饰,没有鞭炮,没有水果,没有红烛……”

娘笑着说:“这是郭郎提前送的贺礼。”

阿爹笑着说:“原来是贺礼,我还以为这是扬州男子成婚的聘礼。”

娘说:“言律前几天告诉我说,他们会按汴京的风俗下聘礼。”

阿爹不满地说:“娘子,虽然你说过,清容和言律的婚姻以后会很稳定,但是我觉得言律忙公事的日子,比陪伴家人的日子还少。三月份孟兄他们来我们家拜访,你也听到了,上元节言律带敏敏来汴京赏灯,他一个人把敏敏留在食店,当兄长的,对自己的妹妹都不太负责,婚后,他还能对娘子负责吗?”

我急忙说:“阿爹,上元节的晚上,汴河里有个人落水了,言律是去救人,敏敏跟我一样,不会游泳,言律不想让敏敏担心,所以他没有告诉敏敏。虽然言律把敏敏留在食店,但是我遇到敏敏的时候,附近有军巡铺的官员在街上巡逻。”

娘接着说:“沈郎,吃的穿的用的,都要用钱去买,言律忙公事,我觉得他是想成为家庭的支柱,再说了,三月份他们来拜访我们,言律也亲口说了,他忙公事,陪伴未来娘子的闲暇日子比较少。”

我接着说:“阿爹,自从言律端午节调任汴京做官,他每天忙完公事,都会来见我,他是一个负责的人。”

阿爹神色缓和,他继续问:“清容,言律上元节,救了位男子还是女子?”

我摇摇头说:“我没有问过。”

阿爹说:“我们在扬州游览保障河的时候,你们也听说了,有女子落水,不想要男子救,她担心失掉名节,若言律救了位小娘子,小娘子因为失掉名节,去寻短见,那可就不好了。”

娘说:“等言律下午忙完公事,我问问吧。”

阿爹从书房拿出一本书,坐在厅堂的椅子上翻看。

我问:“阿爹,这是什么书啊,看起来只有几页。”

阿爹说:“这是欧阳公写的《荷花赋》,昨天下午,我在郑跃家里下象棋,郑学放学回来,找郑跃拿钱买书,他说有官员在‘荣六郎书坊’售卖新书,我就去买了一本。”

娘问:“沈郎,你说这醉翁居士,是姓欧还是姓欧阳呢?”

阿爹接着说:“姓欧阳,你看,这本书上,有一个‘修’字的印章。”

娘笑着说:“沈郎,说起醉翁居士,我想起来一件事,有次我在‘骆二郎书坊’帮你买欧阳公的书,卖书人告诉我,作者姓欧,后来我在‘荣六郎书坊’帮你买书,我说买欧公的书,卖书人又告诉我说,作者姓欧阳。”

阿爹笑着说:“昨天荣六郎告诉我,欧阳公经常在他家印刷书籍,所以他知道欧阳公的姓氏。昨天郑学买到了欧阳公的书,他相当激动,他对欧阳公说,欧伯伯,你是我的书迷,把欧阳公都逗笑了。”我和娘也跟着笑起来。

头戴黑色垂脚幞头,身穿绿色官服,束着腰带,腰上挂着平安符的言律进门,我们互相行礼。我拿起紫砂壶,给言律泡了盏茶。

阿爹说:“言律,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忙完公事了?”

言律说:“沈大丈,我们的午休一般是一个时辰,我今天没有午休,提前忙完了事情。”

娘问:“言律,听说你在上元节的时候救了一位落水的人,你方便告诉我们,那人是男子还是女子吗?”

言律说:“我在上元节的时候,救了一位老丈。”

娘说:“沈郎,你之前的担心都是多余的。”

言律问:“沈大丈,您之前在担心什么?”

阿爹说:“我之前担心,若有女子因为被男子救,觉得失掉了名节,去寻短见,那就是白费功夫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娘问:“言律,要是上元节那天,有女子落水了,你会怎么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