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虚掩的房门,等待着村长的出现。
不一会儿,一位拄着拐杖,精神矍铄的老人走了出来,正是村长。
他虽然年事已高,但背脊挺得笔直,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丝毫没有老态龙钟的感觉。
他看到陈天明和赵明月,脸上露出一丝笑容,招呼他们进屋。
“天明,明月,你们来了,快进来坐。”
村长将拐杖在地上顿了顿,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陈天明和赵明月跟随村长走进屋内,在木桌旁坐下。
屋内布置的简陋,一张老旧的木桌,几把木凳,墙上挂着几幅褪色的年画。
陈天明注意到,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册子,旁边还放着一副老花镜。
“村长,我们这次来是想……”
陈天明刚开口,便被村长抬手打断。
“我知道,是为了树林的事情吧?”
村长捋了捋花白的胡须,语气沉稳。
陈天明微微一愣,随即点了点头,“是的,村长。”
“刚刚我遇到一个自称是树林主人的陌生男子,他拿着土地所有权证,和老李发生了争执。”
他将老李与陌生男子的冲突,以及地契和土地所有权证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村长,语气略显焦急。
说话间,他下意识地搓了搓手,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担忧。
村长听完后,眉头紧锁,沉默良久。
他拿起桌上的老花镜戴上,又从抽屉里翻出一本厚厚的册子,仔细翻阅起来。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和村长偶尔的咳嗽声。
陈天明和赵明月静静地坐着,不敢打扰他。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村长身上,勾勒出他略显佝偻的身影。
许久,村长叹了口气,摘下老花镜,缓缓说道:“这片树林的归属权的确有些复杂……”
他指着其中一页,向陈天明和赵明月解释了树林的历史渊源以及相关的政策变化。
他的手指在泛黄的纸张上缓缓滑动,语气低沉,仿佛在讲述一段尘封已久的故事。
陈天明听完村长的解释,心中疑虑更深,意识到事情远比他想象的复杂。
他接过村长递过来的老旧文件,仔细研读起来,试图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文件上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纸张也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破旧。
他小心地翻阅着,生怕一不小心就把它弄破了。
“这……”
陈天明指着文件中的一处,抬头看向村长,“这里提到的政策,具体是指哪一项?”
他微微皱着眉,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村长接过文件,看了一眼陈天明指的地方,沉吟片刻后说道:“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项政策,当时为了鼓励发展经济,允许私人承包集体土地……”
他详细地解释了这项政策的具体内容和实施背景。
赵明月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两人的对话,时不时地点头表示理解。
她拿起桌上的茶壶,为陈天明和村长斟了两杯茶。
茶香袅袅,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陈天明一边听着村长的解释,一边仔细地查看着手中的文件,手指在纸张上轻轻敲击着,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许久,他抬起头,看向村长。
“也就是说,按照当时的政策,这片树林是可以被私人承包的?”
陈天明眉头紧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