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觉得自己是个累赘,不想再拖累家人,一时想不开便自杀了。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林宛宁。
现在的林宛宁回忆着那个梦里的种种,不一会儿,后背冷汗涔涔。
*
秦啸的家就位于松庐镇上,这个小镇不算大,说是镇子,其实也就只有一条主街。
街道两边零星稀散的开了几家小卖部,还有供销社,以及五金土产门市,还有些公家经营的副食店。
林宛宁将手揣进棉袄兜里,紧紧攥着秦啸给的票。
她印象中这个年代的人,一个人一个月也就半斤油一斤肉的量。
手里这些票,不知道他攒了多久。
现在还是计划经济时代,虽是末期,但买什么东西,还是都要靠票。
粮油菜肉都要统购统销,而且大多数时候是凭副食店里的售货员手里拿的那种副食本供应。
上辈子,她听年长的人怀念过这个时代的酸甜苦辣,记得别说是肉,连蔬菜都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做饭基本是全靠凑活。
好在秦啸家在农村,她印象中东州农村这边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有地窖,可以储存一些蔬菜和粮食。
林宛宁走到镇街口的一家肉铺店门口,只见这里早早的就排起了长队。
她合计了一下,自己现在手里虽然不缺钱也不缺票,但是日子得细水长流慢慢的过。
毕竟,她心里是藏着大事的,将来用钱的地方可少不了。
于是便没有一窝蜂的涌向那队精肉档口,而是拿着票去买了鲜少人买的猪下水,几斤猪血,还有些没什么肉的大骨头。
满满一袋子东西,一张票没花,只用了几块钱。
售货员甚至还乐呵呵的送了她两块没几个人买的猪肝。
有些年纪大的妇女见林宛宁选的这一兜子东西,都忍不住撇撇嘴:
“一看就是不会做饭的小媳妇,哎呦!”
“男人都这样,喜欢些中看不中用的,哼。”
林宛宁:??
这年代物资匮乏,会做饭的人更少,大多数人不会处理这些重口的东西,难得解馋的时候,都喜欢买些肥瘦肉,但这却难不倒林宛宁。
第9章新婚贺礼
她已经想好了中午的菜谱。
盐水猪肝加骨汤大白菜,一荤一素,即解了馋又能保证营养。
东州天冷,室外的雪地就是天然冰柜,回到家,林宛宁将猪血和没用完的大骨头放在了院子里,然后又去地窖里拿了颗大白菜,便转身就去了厨房。
她在秦啸简陋的厨房里奋战了一上午,总算是功夫没有白费。
盐水猪肝做的很成功,五香口,微咸微辣,入口绵香,一点脏器味都没有。炖了一上午的骨头汤又白又浓,而且这个年代的白菜没有打药,虽然不大但是清脆带甜味,白菜的清香和骨汤的浓香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一口下去即满足了味蕾又暖了身子。
她端上一份饭菜,披上衣服便出了门。
“大哥,我来看你了。”
林宛宁在路上,心里猜想了无数次秦礼的样子。
梦中她并没有仔细去记住秦礼的模样,但是对这个人的印象却格外深刻——
男人坐在轮椅上,被三五个人拳打脚踢,无力还手,满头满脸的血污。
即使如此,却不吭一声,哪怕脸色煞白,嘴唇都咬破了,也没有向那帮人低头。
可他事后为了阻拦弟弟报仇,声泪俱下,差点儿就从轮椅上摔下来给他跪下了。
男儿铁骨铮铮,却又最重情重义。
林宛宁深深的吸了口气,眼看着快要走到那个扎着篱笆墙的小土坯房门口,又忽而顿住了脚步。
梦中的秦礼,脾气秉性和秦啸如出一辙,倔强、硬气,秦啸这副样子,估计就是从小耳濡目染了大哥的做派。
自己是外来的媳妇,而且拖沓了好多天,让秦家面上无光不说,还沦为了全村的笑柄。
她内心挣扎了几秒,鼓起勇气,叩响了那扇尘土斑驳的小门。
“请进。”
院里传来了一道男人的声音,令林宛宁微微错愕了一下。
这声音,这语气,和她想象中,似乎不太一样。
林宛宁伸出手,又深吸了口气,轻轻的推开了门。
下了一夜大雪的小院,并没有她以为的满目雪泥和冰渣,整体被扫的挺干净。
院子中间,那个坐在轮椅上的男人,正在拿着扫帚,清理地上被堆起来的雪球,看到来人后,他眼中闪过了一抹明显的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