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一会儿,他扶着拐杖,步履虚浮的拿着一个信封,从里面走了出来。
“拿着,不要告诉别人。将来一定用得上。”
林宛宁以为里面是钱,连忙推脱回去:“二哥,我俩有钱,真的不缺、”
秦刚却直接塞进了她怀里:“不是钱,你回家看看就知道了。”
林宛宁顿时猜到,这应该是像大哥那天给的秘方一类的东西,便也不再推辞。
从老二家出来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不远处的公社传来了敲锣打鼓的乐器声,热闹的气氛和这条寂静荒凉的小胡同格格不入。
林宛宁被秦刚这么一番宽慰加拜托,心情悲喜交加,一时间不想回家也不想凑热闹,就在无人的小路上,凑着清冷的月光,拆开了信封。
不是钱,也不是秘方。
是秦刚手写的遗嘱。
按着红手印的白纸黑字,清楚明白的写着他自愿放弃继承老宅,代由老四打理,包括现在的宅基地,除非将来若有动迁,则交由女儿秦姝全权继承,其他人无权干涉。
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
林宛宁拿着这封提前写好的遗嘱,感觉自己的心像被个什么东西给狠狠的叮了一口。
*
*
Chapter2“铁西大才子是哪条狗?”
平安公社。
这里已经两三年没这么热闹过了,迎新晚会加露天电影,不大的公社内院里,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村民。
这年代家里有电视的人家屈指可数,大家伙晚上普遍没什么事情,现在一听说有晚会和电影,都纷纷从炕上出动,顶着零度的寒夜,在院子内外三五成群的扎在一起,但议论的内容却都大同小异,基本上围着一个主题——新来的这批知青。
只有一个人,似乎对这帮人毫无兴趣,在公社的值班室里,对着韩书记新采买的糖块、瓜子挑挑拣拣。
先是嫌弃公社的桃酥不够香,又嫌这袋子里的瓜子受了潮,气的韩书记吹胡子瞪眼:“行了,好东西都快让你挑完了,给外面的客人留些!”
秦啸还是一如既往的散漫不羁,剑眉一挑,不疾不徐的讲价道:“老子帮公社修好了喇叭还有话筒,要点报酬不是应该的?”
韩书记无可奈何,镇上许久不办晚会,好多设备闲置已久,下午试了试竟然全都不响了。
但这些玩意属于稀罕物,镇上修电路和修钟表的那几个工人都摆弄不明白,气急败坏之下,老韩只能去找秦啸。
这个奸商,从来不做亏本的买卖。
修好了他一套设备,差点儿把公社都给他搬空喽。
偏偏这个泥腿子有这个能耐,什么坏掉的东西到了他手里,总是很快就能维修好。
韩书记望了一眼这个衣衫破烂但剑眉星目、气场卓绝的年轻人,心里也万般感慨,他是个惜才爱才的长辈,所以对秦啸也只是嘴上说说。
老韩头甚至觉得,这小子要是生在大院,外面那几个和他比起来,怕是不够看的。
可惜,落在了他松庐镇。
“行了,你还有心思吃,我可是听说,外头那个铁西大才子,跟你新娶回家的美娇娘是青梅竹马,你小子可长点心。”
秦啸是老韩书记看着长大的,对他自然也更关注些。
就比如这件事,老韩犹豫了好久要不要提醒,生怕这家伙高傲大意,在这种事情上要是吃了亏,对于一个男人而言,可不止是丢面子那么简单。
秦啸脾气不好,韩书记跟他说的时候也很小心,谁料这货听到后,连眼皮都不抬一下:
“铁西大才子是哪条狗?”
韩书记顿时两眼昏花,恨不得在他脑门上敲上一棒槌。
“你、你,孺子不可教也!”
老韩这时也听到了门外有人叫他,骂骂咧咧的夺门而去。
不一会儿,外面的晚会已经开始,领导致辞的声音传入了秦啸的耳朵,他像没听见一样,将值班室的好东西打包了个干净。
出门时,正好镇上领导讲话完毕,而接下来上台的年轻男人,穿着一套利落板正的中山装,外面搭了一件黑色的羊毛大衣,身量颀长,一上台就引起了阵阵的惊呼。
秦啸冷眼瞧着那人拿起来自己修好的话筒,沾了灰尘的脸上没有一丝丝表情,像是在审视一个物件一样,耐着性子,听这位大院出身的顾知青讲了几句。
“作为生在红旗下的新青年,我很荣幸来到我们平安公社,和大家一起,在这广袤的农村新天地……”
都是些场面上的车轱辘话,秦啸只听了几句便觉得无趣至极,偏偏台下有的是人很吃他这一套,掌声一波接着一波。
只是这人头攒动的观众席里,他用目光扫了半天,也没瞧见林宛宁。
他剑眉轻扬,心里纳闷,想着她应该最喜欢文化人了,如今就有一条站在台上吹牛逼呢,她竟不来看看……
秦啸见林宛宁不在,也懒得在这里继续待下去,拎着从老韩那里薅来的东西,就准备出门回家睡觉,结果回到家才发现,家里到处黑灯瞎火,什么汽灯,蜡烛,统统成了摆设……
林宛宁果真跑了!
*
她是在路上被几个大姐生拉硬拽过去的。
“宛宁,听说新来的这几个人以前和你是一个大院的,快过来一起去看看,你给我们讲讲这几个男知青,我看这几个男青年都挺不错的,将来介绍一下,说不定能成几桩好姻缘呢!”
林宛宁只觉得无趣至极,那帮大院子弟眼高于顶,怎么可能会在这穷乡僻壤里给自己找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