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家庭现状,怎么可能会花好几毛钱让她去吃一顿早餐。
江翌是第一个给苏云买早餐的人,他好像还有事,匆匆忙忙回来,又匆匆忙忙走了。
苏云小口咬着蛋糕,香甜香甜的,她鼻尖有些酸。想起她小学六年级时,爷爷过生日,两个姑姑凑钱订了个小蛋糕回来,各家都分了一块,几个妹妹和她都望眼欲穿,想要尝尝滋味。
后妈一口都不给苏云吃,还骂她嘴馋,馋嘴鬼。
蛋糕香甜,豆浆味浓厚,苏云捧着仔细品味了很久,小口小口不舍得多喝,幸好没人看到,不然该笑话她了。
*
镇上。
江翌忙碌个不停,他赶回镇上时,接了四个客人。
车站外等了一会,碰上大家开始陆陆续续买好东西回去,江翌又满满当当装了一车客人和货物往回开。
一来二去,又赚了好几块。
等到送完这一趟,已经临近十一点,镇上估计也没什么人了,江翌没回去,又开着往镇上去。
能赚一点是一点。
临近中午,还真没什么人,这一路都要开到镇上了,一个客都没接到,江翌都开始心疼油钱。
早知道就直接回家,下午再出来。
转念一想,他又安慰自己,一会买点肉回去,再晚些就会便宜,也不亏。
正想着,江翌看到前面有个老太太。她弯着腰,背上驮着两个袋子,正在沿着路边缓慢往前走。
“要去镇上吗?上来吧,我送你。”江翌停下车,让对方上车。
“不用了,马上就到了。”老太太看了看他,摆手拒绝。
江翌知道她是舍不得钱,于是又道:“上来吧,我这一路都没接到一个人,反正顺路,不收你的钱。”
就当做好事了。
闻言,老太太才停下脚步,上了车:“谢谢你啊小伙子。”
江翌将车子往前开,为了活跃气氛,主动挑起话题:“您这是要拿东西去卖啊?现在镇上都没人了。”
村民会把自家的东西拿出去卖,有些低价得很,压根卖不出多少钱,但也是为数不多的收入来源,要是不卖掉,留着也是发烂发臭。
“不是,我给我闺女送过去,”老太太笑着说,还打开了袋子,“都是自家种的花生豆子还有菜,我给你拿点。”
“不用不用。”江翌摆手。
“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老太太抓了好几把花生,还有几颗菜,放在凳子下,“菜是刚摘的。”
江翌见她已经拿出来了,颇为不好意思,到了镇上主动问:“您女儿在哪?我给您送家门口,省得你走路。”
拿人手短,多送一段路也没什么。
“麻烦你了。”
“没事。”
。。。。。。
江翌根据老太太的指引,来到了略偏的一条大路。
“就在前面了,路口拐进去就到了。”老太太指着下一个路口。
“好。”江翌开了进去,见两侧堆放着很多的大理石,随后看到一家平房,还挂着店名:亚田石材。
“就是这了。”老太太一下车,就冲着店里喊,“秀儿,秀儿——”
店里那位正在和一对男女交谈的短发女人回头:“妈?您怎么来了?”
“给你带些东西。”老太太要将袋子拖下车,江翌下车帮忙,三两下就提起来,帮她拎到店内。
李秀往这头走,回头还冲那一男一女道:“我们这里都是批发价,不能送货上门,都是自己来运。”
“我们没车运啊,这多麻烦?”女人有些烦躁。
“我们没车专门送货,实在不好意思。”李秀接了话,走到江翌面前,有些疑惑,“你是?”
“这小伙子顺便送我过来的。”老太太笑呵呵说。
李秀连忙伸手接过江翌手上的袋子:“谢谢啊。”
江翌:“不是什么大事。”
“你们要送什么?问问他能不能送,”老太太耳朵尖着呢,立马推荐江翌,“他有三轮车。”
李秀看向江翌,又看了看门口那辆破旧三轮车,有些迟疑了:“要运三十个大理石花瓶,一共八九百斤,你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