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夫郎他有两幅面孔笔趣阁 > 第88章(第1页)

第88章(第1页)

“这是怎么回事?”

县里的山货商人们笑不出来了。

若是人人都能种植云耳,不说云耳的价值未来会被大幅度地压低,单说面前,他们就不能再用货源牵制胡宏大了。

这么多人种植,人家爱卖给谁就卖给谁,难不成他们还能到人家家里堵着,不让卖吗?

他们迫切地想知道,这带了云耳菌的木头,怎么突然间就传遍了大街小巷。

原来,这一切都要拜他们自己所赐。

知道养云耳能挣钱后,村里人也想养云耳,可云耳木都被商人们搜刮走了。

宋惊蛰知道云耳木能自己培育后,叫了施青山和随鹤生等一众村里的青年上山砍木头。

康州府七山二水一田,山上的树木有的是,他们也不砍长成的树木,单砍树上有手臂粗细的树杈。

这种树杈长得快,砍了还有利于树木的生长,重要的是,用宋惊蛰的方法养出来的云耳养分吸收得快,木头用了一年,第二年就不好再用了,太大的木头容易浪费,这种粗细的,刚好合适。

砍回来,宋惊蛰负责给大家接云耳菌,一颗木头他只收五文钱。

大家想养多少自己做主。

这云耳这么挣钱大家都想多养,有钱的人家再多的钱都拿得出来,没钱的人家看别人买得多,不想落后于人,从宋惊蛰这儿买了带菌的云耳木,运到外村八文十文的卖。

经过商人们高调地找云耳木的事,整个县的人都知道养云耳挣钱了。

人家想着十文八文的也不多,纷纷掏钱成百上千地买,更有甚者在家砍好了木头,三请四请,无论如何也要把宋惊蛰请上门,给他们接木耳菌。

其中尤以那些地主乡绅为主。

乡下的地都是有数的,且地买多了,周边村子赁地的佃户少,他们也种不完这些土地。

可云耳不一样,堆在一个屋子里,请一两个人照料,就比种几十亩地的产出还要高,这样一本万利的事,谁不想干?

且宋惊蛰仁厚,一根木头才收五文钱,对这些地主乡绅来说,五文钱掉地上他们都懒得弯腰捡一下。

现在他们能花最少的钱,买最多的“地”,他们为何不干。

谁都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最赚钱,现在云耳刚兴起,最挣钱就是这一二年,等以后整个县城兴起种云耳,云耳多了,价钱下来了,可就赚不到什么钱了。

因此这些地主乡绅都暂且放下了那些乱七八糟的心思,一个个待宋惊蛰这个后起之秀如座上宾,每日不厌其烦地上门问人家有没有空,到他们家中一叙。

更有甚者亲自上门去等着,就怕去晚了,宋惊蛰就叫别人请去了。

县里的商人们得知这个消息,真是哭笑不得,他们千防万防,没想到自己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若是他们不小心眼子地高价收云耳木,不大张旗鼓地搜山,或许县里的人并不知道养云耳赚钱。

他们不知道,也就不会受了桃源村人的蛊惑,一个个慷慨解囊地去买那带菌的云耳木。百姓都是有从众心理的,只要一个人开始养了,周边的人都会跟着养。

只要没人养,这云耳木的传播速度就不会这么快,没有这么快,他们还有法子解决。

现在大街小巷的人都在议论养云耳,他们即使有天大能耐也不可能拦着百姓不让人家养。

且有了地主乡绅的维护,他们这些商人也奈何不了宋惊蛰,不然他们就是跟乡闾和全县的百姓过不去。

“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商人们了解事情的起末后,一个个纷纷无能狂怒地甩袖,脸色难看得要死。

有人问:“我们还针对胡宏大吗?”

有脑子的商人手被拍手心拍得啪啪作响:“针对,我们还能拿什么针对?”

论有钱,人家做珠宝生意的,不比他们差,论家世,人家也是世代从商,他们唯一比得过的就是货源。

现在货源到处都是了。

他们得赶紧想想,怎么才能笼络住胡宏大,别等到人家生意做起来了,想跟着喝口汤的份都没有了。

商人们很会审视夺度,发觉这条路子行不通后,很快就换了一条。

兴许是他们常年处于最底层,常常被人看不起,能屈能伸的本事十分强,他们一松口,胡宏大那边也不想把人逼太紧,干出鱼死网破的事,也很快和颜悦色地跟他们握手言欢了。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