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宋万民和吴桂花,两人自两年前那场大宴过后,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如今由大房和三房两房轮流照顾着。
说来也好笑,两人年轻时,一点都没想过宋福田的好,临到老,身体和脑子都不灵光了,时常坐在家里问:“老二呢?”
不见到宋福田,两人就跟个小孩似的,又哭又闹:“老二最乖最听话了,你们都在,怎么不见老二,是不是你们把他欺负走,你们快去把他找回来啊。”
林立夏瞧着桌上的两菜一汤,笑道:“一个汤,换两个菜,做菜都省了,多好呀。”
宋惊蛰给桌上每个人盛一碗,笑着夸他:“是是是,我夫郎最聪明了。”
林立夏喝着汤,满脸不好意思:“也就是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小聪明,比不过你。”
宋小满见状反驳道:“哪有,明明阿爹和我爹爹一样聪明!”
“看。”宋惊蛰笑着向林立夏打趣,“看,咱姑娘都这么说,你要自信。”
宋福田和郑月娥在一旁瞧着这打闹的一家三口,满心感慨:“当初,我们相识的时候,没有想过现在的日子会这样好过吧。”
“……”
郑月娥回忆那一天。
那是一个瓢泼大雨的日子,明明还是白日,天上却被阴云遮住,像个晚间。
她全身埋在淤泥里,任由雨水侵蚀着她,她的家人在逃荒路上抛弃了她,没有家人,没有吃食,她不知道她一个女子,还能怎么生存下去。
索性不如就去死去,死了重新投户胎,也好比现在这样看不到未来的好。
但她才刚闭上眼,就有个人来到她身旁,将她强行从淤泥里拖了出来。
这人跟她一样,身上被雨水和淤泥染得脏兮兮的。她以为这人跟她一样是逃荒而来的,还劝他:“大哥,别白费力气了,把我救出来,我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你还是省些力气逃命去吧。”
宋福田当时正因为他娘的冷酷无情,他想学艺不让学,他想娶妻不让娶,一身怒火无处发泄,跑出来见到这个躺在雨里求死的女子,不解地问:“咋就活不了。”
他给家里当牛做马还什么好处都没捞着,不也好好活了下去。
郑月娥就跟她讲,她的家人是如何在她求到粮食后,见她高烧不退,如何把她抛弃的。
宋福田当时沉默了良久,他的处境虽然比郑月娥好上一点,但也没好到哪儿去,可能是出于同情,也可能是出于怜悯,宋福田一把将郑月娥抱起往镇上医馆走:“天不让你活,我偏要让你活,我就不信,没了家人,咱还真就活不下去了?”
他掏光了身上所有的银钱治好了郑月娥,同时郑月娥也知道宋福田苦闷。
救命之恩,她无法报答,向宋福田道:“大哥,你若不嫌弃,留我当个奴婢吧,以后有我给你当牛做马,你就没那么辛苦了。”
宋福田当时笑:“我一个农人怎配有奴婢,你若是愿意,你嫁给我吧。”
自此,两个有家人跟没有家人的人,携手走到了一起。
郑月娥在家的时候,并不霸道,来了宋家,为了替宋福田讨回公道,她学着跟人吵架,学着偷懒,学着气人。
宋福田也由一个老实汉子,变成了一个会暗度陈仓的村中闲汉。
他们本以为这一生都将这样汲汲营营过下去,没想到临老,搭上儿子的福,还能风光一把。
甚至,从小就嫌弃他们的父母,临到老,最惦记的还是他们。
那天,宋福田和郑月娥路过宋家老宅,听到吴桂花拉着去探望她的人说:“我三个儿子里,最听话的就是老二了,让他做啥就做啥,是我对不起老二,总想着,他让让又怎么了,现在想来当时,我当时大概是被猪油蒙了心,才让老二跟我们离了心。”
宋福田如今年过半百,早就过了需要爹娘疼爱的日子,吴桂花这番话并不勾起他什么触动,他也不会因为他娘一句迟来的道歉,原谅她年轻时对自己的所作所为。
但他一下就看开了这么多年的执念,他跟郑月娥说:“原来我不是不喜欢我爹娘偏心,我只是接受不了他们偏心的那个人不是我。”
人生就是这样,有些道理,总是要到一定的年龄,才能顿悟。
如今,儿女康健,孙女外甥女环绕的郑月娥也早已看开她父母抛弃她的事,他们不要她这个女儿是他们的损失。
没有他们,她这一生也过得很好,可见被抛弃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不能丧失活下去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