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世家子弟考科举大文学 > 第100章 晋江文学城 晋江文学城独家(第2页)

第100章 晋江文学城 晋江文学城独家(第2页)

史方今也不回答,脚步不停走到了杨六指家大门前,推开虚掩的柴门进了正屋,看到正中的神龛上,同样点着两只白蜡供奉着祖先。

贺禄也看到了,瞪大牛眼,一甩月白的广袖,生气地转身离开。“宁七在装神弄鬼,定是宁七在装神弄鬼!”

史方今心情复杂,一时没有做声。他连着去了几户人家,大半神龛前都点着白蜡。

贺禄这时也完全看明白了,他就是再蠢,也明白进贡白蜡的事,提都不能再提。

无论是王家坳村清水村,所有养白蜡虫的村子,都不会将白蜡以十文钱一支卖给他,除非他抢!

贺禄胆大包天,也不敢真动手抢。他一动手,宁氏就能将他们父子编排成盗匪,指使本就恨他们的村民,趁机将他们剁成肉酱!

走到香樟树下,贺禄一屁股坐在石凳上,脸色铁青,紧抿着嘴不说话,恨恨望着从前面走来的宁氏几人。

宁悟明走在最前,他负手在後,侧首与宁毓承说着什麽,姿态闲适而自在。到了香樟树下,宁悟明从头到尾看都没看贺禄一眼,只对上前见礼的史方今颔首,一如既往地风雅无双。

“长安,你去打盆清水过来。”宁悟明吩咐道。

长安应是进屋,宁悟明与史方今闲聊起来,道:“这两年平水县的白蜡养得不错,史县令的赋税不愁了。”

虽说宁悟明现在无官职在身,他还是下意识地弯下腰,恭敬地道:“托陛下的福,这两年村民养白蜡,日子好过了起来。”

“离日子好过还差之甚远。”宁悟明不客气掸了掸身上穿着的粗麻孝服,指着远处忙碌的村民道:“他们与我穿着也差不离,粗麻衣衫,草鞋,灰扑扑,一辈子都在孝期。”

史方今不禁朝村民看去,再看宁悟明几人,这时他方发觉,除去本身的气质不同,他们身上的穿着,与村民并无两异。

一时间,史方今不知该如何回话,支支吾吾道:“是,江南先生所言极是,在下还得努力。”

宁悟明并未适可而止,而是好奇问道:“史县令打算如何努力?可有详尽的安排?”

已经到了秋日,香樟树挡住了太阳,树荫下凉爽舒适,史方今只是随口敷衍回答,何曾有安排打算,额头後背都冒出了冷汗。

贺禄在一旁阴沉着脸色听着他们寒暄,听到宁悟明的话,他立刻兴奋起来,像是抓住了什麽把柄,尖声道:“江南先生居然管起了史县令的差使,莫非江南先生回乡守孝,一并领了巡检司的差使?”

宁悟明面色淡淡,眼神在贺禄身上打转,看得他浑身不自在,喉咙发紧。

“闭嘴,丑东西!”宁悟明面无表情道。

贺禄一下愣在了那里,呆呆望着宁悟明,如何都不敢相信,温文儒雅的宁悟明,居然说出如此粗俗无礼的话!

宁毓闵与史方今也怔住了,倒是熟悉宁悟明的宁毓华与宁毓承,两人对视一眼,并无太大反应。

长安端了清水出来,宁悟明下巴朝贺禄点了点,“放在他面前。”

长安依言将盆放了过去,贺禄下意识低头看着面前装着清水的盆,一时没能反应过来。

宁悟明声音不高不低,道:“你平时应当没照过镜子,现在你用清水照一照,好好认识一下自己。眼似牛卵,唇厚如腊肠,脸长于驴马,凑成一堆,便是十成十的牲畜相貌。丑成这般,还恬不知耻穿着月白宽袍,自以为风流倜傥。非但相貌丑陋,脑中更空荡无物,草包都比你强上三分。”

自小到大,贺禄从未受过如此大的羞辱,他脑中已经一片空白,浑身发抖,几乎快要晕过去。

宁悟明在他身边缓缓踱步,像是看着一根草,一块泥土那般,不带任何的情绪,道:“早些死了,早些另投胎吧,下辈子做回本应做的牲畜,这方是你应有的归宿,别充作人了。去吧,啊,去。”

贺禄再也受不住,哇地一下大声哭出来,蹭地站起身朝村外跑去。

跟着贺禄来的仆从,呼啦啦追了上前。对着瞠目结舌的史方今,宁悟明还问道:“可像是牲畜跑了,养牲畜的人在追?”

史方今脸颊抽搐,干笑着说不出话来。他可不敢说话,要是说错了话,宁悟明说不定会将矛头对准他。

面对着宁悟明如利刃般的嘴,史方今自认招架不起!

“你记得,你是大齐的官,不是贺氏的奴仆,将脊背挺直了,别见着谁都卑躬屈膝。”

宁悟明还是没放过史方今,朝他挥手,“你也去,回去做你该做的事。顺道告诉那个丑东西,多行不义不会自毙,但天不会永远黑暗,总有太阳升起之时!”

秋日的太阳悬挂在天空,云疏日朗。

史方今不由自主望向天际,心头一震。他没再多说,擡手施礼告退。

宁毓闵悄然咽了咽口水,悄然拉了下宁毓承的衣袖,小声道:“小七,二叔他。。。。。。他,呵呵,二叔他着实太犀利了。贺禄这般回去,贺道年肯定会盛怒。”

宁毓承回了个安抚的眼神,宁悟明骂过了人,整个人都神清气爽,他斜向宁毓闵,道:“盛怒之下做出的决定,一般都是臭不可闻的臭棋。再说,贺氏的丑东西已经蹬鼻子上脸,敢上门叫嚣,不打回去,你打算留着把玩?”

宁毓华忍住笑,道:“二叔,你可有了打算?”

宁悟明扬了扬眉,道:“老子等着他,要是他敢来,老子还佩服他有几分血性。要是他不敢来,就给老子受着!呵呵,想要进京领老子的差使,他真是想得美!”

贺禄哭着回了府城,贺道年像是无事发生般,始终不见半点动静。

马老太爷与赵丰年等几家,爽快地与宁氏签了契书。消息传出去,贺禄没再出过门,贺道年也未再宴请宾客,接受宴请。安静等着新任知府夏恪庵前来交盘,即交接。

等到白蜡采收完毕,田中的稻谷收割之後,官府已开始征收秋粮。

夏恪庵一行车马,拖到朝廷规定的最後一日,总算姗姗来迟,到了江州府。

城中的气氛却空前紧张,仿佛大战一触即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