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景泰蓝70年代真品价格 > 第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页)

第9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页)

第94章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南州市入秋後,早晚不再燥热,但是彭城还是很烦躁。

他把干部们组织起来,今天的议题是如何面对第二次的辞职潮。

大家也没什麽好主意。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你能有能耐把别人劝回来?既然如此,还不如想想未来怎麽办。

彭城最终只能下定决心:“那就再招新工吧!青予,要麻烦你帮个忙。”

陆青予作为特级车间的副手,正躲在大佬们的後面摸鱼,冷不丁听到这一声。“啊?要我做什麽?”

“要麻烦你找一下文化馆的领导,看能不能帮忙在报纸上发个招工啓事,最好把工坊再宣传一下。去年几篇报道,着实让我们工坊在市里面火了一把。”彭城看着陆青予说。

文化馆的领导,不就是指苏远宸吗?

去年靠着他的几篇新闻报道,工坊被推成了改革开放的标兵,不仅上级领导来参观的次数多了,连妇联丶兄弟单位的参观也多了,连带着订单都多了。

她正想答应,然後看见旁边二车间的副主任王能轻笑了一声,和旁边的周定富咬着耳朵私语。估计是联想到了关于陆青予的某个流言。

既然如此,陆青予只能公事公办:“彭经理,既然是公事,还是请负责工坊宣传的领导前去文化馆对接。

去年是他们主动上门帮助我们宣传,今年最好是找个有分量的人去邀请比较礼貌。也不能一直占别人便宜,对吧!”

说完她看了王能一眼,你能你去啊!

彭城知道这些谣言伤害了陆青予,她不愿意帮忙实属正常。“那就请王敬国主任去吧,我们工坊招工和宣传都请你来办理了。”

王敬国狠狠瞪了王能一眼,就你知道得多。

王能无所谓地笑笑,这表情就是你不怕做,我不怕说。

对这种人,言语交锋根本无解。他们没有下限,只会越说越难听。只有自己站得更高,才能彻底打脸。

会议很快就散了,大家按部就班工作。

彭城把陆青予留下来:“抱歉了,青予。谣言的事儿我制止了,但确实很难。”

陆青予很大度地说:“没关系,他们只是嫉妒我。”

“那就好,你看荷花瓶後面,能不能再做一个别的东西。”彭城试探着说。“既是给展厅增加新品,你也可以提升技术。”

陆青予琢磨了一下,许美华老师的书已经寄到了,上面全是燕京珐琅厂近年来最经典的作品。不可以仿制,参考一下是可以的。

“我试试!”她答应了,她才做了一个第一个大器件,工艺上仅用了铜丝镶嵌和錾刻两种工艺,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彭城这下放了心:“那我等着你的好作品,这次招工的评委也请你参与,务必选出几个像你和黄玉琴丶章同丶陈鉴这样的年轻人来。”

陆青予笑着同意了。

王敬国离开工坊就去文化馆拜访苏远宸,苏远宸很诧异。等听到王敬国的来意,他又明白了。

她这是在撇清两人的关系,怕别人说闲话呢!

“我知道了!”苏远宸告诉王敬国。“我会帮你们发招工啓事的,招工考试也会来采访报道。这次你们还需要我们帮忙请评委吗?”

“感谢苏领导,今年的招工考试就不用那麽复杂了。我们想早点招到人,进来了我们再培训。”

王敬国不好意思地看着苏远宸,除了外宾服务部,各车间都少了很多能干的熟手,现在工坊的效率大打折扣。

苏远宸从陆青予处早就知道了缘由,他也不追问,点头答应了。

很快,报纸上就刊载着一条啓事,写着天和珐琅工坊的招工信息,欢迎大家报名。

同一张报纸的头版头条刊登着另一则重磅消息,大标题写着:旅美华侨一心为国,振兴南州民族産业;小标题写着:庆祝南州市成立第一个外资企业华盛景泰蓝工厂。

新闻详细报道了旅美爱国华侨熊业归国投资,选中了南州的景泰蓝事业,聘请本地最资深的景泰蓝工匠李长生及其团队,开办华盛景泰蓝工厂。

工厂设计制造一系列景泰蓝工艺品,远销海外为国创汇。南州市政府高度重视该项目,市长亲自接见了熊业先生。称赞这是推广中华文化,加深国际友谊的一项壮举。现在工厂将扩大生産,招聘技术能手……

看到报纸的陆青予终于知道第二批人辞职去了哪儿,原来是高就了。而且还准备和天和抢新人。

当初还在猜测李长生等人为什麽轻易让出了老巢,原来是找到了冤大头投资,另起炉竈了。

这下好了,他们终于可以按照他们的想法建造一个属于他们的帝国了。李长生等人一旦站稳,势必要对天和工坊打击报复。

不知道工坊这次能不能挺过去。

老爷子本来在家休息,听说後在陆青予的搀扶下到了工坊。

“工坊不能亡,天和这个牌子必须守好。”陆开明说话中气不足,只能对着彭城反复絮叨。

“这是我的师傅丶师傅的师傅创立的,我的师兄也是你爹,还有我,我们好不容易把它建设成如今的模样。三代人加起来上百年的心血,不能毁在我们手上。”

“是是是,我知道要守好工坊!”彭城诚惶诚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