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下的,大家也都知道了。
鸣金收兵後,西夏则全力帮助自己的好大哥辽,不断给辽国天祚帝写信,并且还想着出兵打金人。
辽国对于西夏不光是宗主国这麽简单,现任西夏国王取的就是大辽的公主,他自己身上也流着契丹人的血,恩情加上姻亲,使得西夏铤而走险。
然後就被金人揍服了。
金国将领完颜娄室以一当百,打得西夏抱头鼠窜,最後无奈俯首称臣,转头帮助金国打北宋。
打完北宋,西夏按照之前的习惯管新认的大哥要钱要地。毕竟之前一百来年一直是这麽过来的,小国的生存智慧就是在大国後面捡些残渣剩饭。
然而金国这个刚从山沟沟里出来,尚未融进儒家文化圈的懵逼了。
什麽玩意儿?你是我打赢的,帮我干活理所应当,怎麽还跟我要上东西了?滚滚滚,不给!
如此西夏也怒了,他对宋朝称臣的时候,宋朝每年赏赐大把,对辽国称臣的时候,辽国有事儿也是真上,就你金国,连吃带拿,白让我们卖命是吧!
碍于金人的武力压迫,西夏也不敢说什麽,但是对于他们的命令,自此只是阳奉阴违。
之前大宋的西军打西夏也算打出心得来,只不过如今西军大部分都葬送在太原城,许多信息需要重新整合。
解珍解宝虽然没直接上过战场,但也是跟着大军一点点走来的,听到赵淳楣的话,瞬间反应过来朝廷可能是要对西夏用兵。两人没有丝毫犹豫,十分丝滑地接受了这一事实。
毕竟相较于宋辽两国百年承平,西夏这种年年进犯边关的更像是死敌,花荣丶鲁智深等一衆武将在上二龙山前都和西夏战斗过。当年宋神宗时期朝廷五路伐夏,最後死伤十几万人,也算是大宋百姓心中的伤痛了。以致解珍解宝十分激动道:“官家尽管吩咐,我二人愿作大军前哨,铲除党项人!”
赵淳楣微愣,旋即哭笑不得道:“想什麽呢,金人那边还未有定数,怎麽可能去打西北。更何况现在开始准备,大军动身时估计入夏了,真动起手来刚好秋天,对面膘肥马壮粮草充足,打起来也太麻烦了。”
“那……”解珍解宝不解,都不打仗,派他们俩干嘛去。
“不说了吗,让你们去勘测地形。”赵淳楣悠悠道。
现在不打,不代表以後不打。西夏扼住大宋与西域沟通的要道,而且三不五时来宋这边打草谷,长此以往赵淳楣可受不了。
万幸的是他现在与金国关系平平,再加上连年的征战,再与宋挑衅大概率是不敢了。
赵淳楣翻出舆图,再几个地方虚点了几下,“重点考察一下附近,我想在此修两三段路,再建几个粮站。”
天子大婚的那几天难得有假期,她将之前宋夏两国的各种战报通通看了一遍,最後得出的结论就是,这麽些年宋朝拿不下西夏,纯属自找的!
就好比神宗之前五路伐夏,说出来可能不信,光看记载,宋朝几十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全部打赢了!其中一路更是飞龙骑脸直接打到灵州门口。最後因为後勤补给失败以及将领内斗无奈放弃,死的十几万人,除了少数折损在战场上,大部分都是饥寒交迫而死。
纵观舆图,大宋与西夏被衡山山脉以及瀚海毛乌素沙漠相隔,後勤运粮草主要靠人力背挑,像牲畜基本是使用不上的,衡山一带地形太过恶劣,牲畜不够灵活,很容易将粮道堵死,所以只能靠民夫。三十万大军西征,总共需要三十万民夫。最重要的是,民夫也是人,同样要吃饭,一个补给不上,大家一起挨饿。
西夏打大宋也算打出心得来了,只要绕後断粮道,宋人大部分时候是要退兵的。
二龙山现在有水泥,修路便捷不少,也不用太靠近边界,只要在衡山附近修上几段,好歹让推车上去,都能节省不少人力,如果再在後方修上些粮仓储存粮食,那麽整个後勤压力大大减轻。
赵淳楣不是什麽谜语人,也不玩帝王心术天恩难测那一套,对于给自己办事儿的部下,她喜欢将事情原原本本的告知,让下面明白她想要干什麽,尤其在此危难时刻,君臣一心方能度过难关。
于是在听了详细的分析讲解後,解珍解宝对于其高瞻远瞩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即保证完美完成任务,点了一队人马稍作准备便动身前往西北。
看着他们的背影,赵淳楣长舒一口气,视线看向远方。
最後,就剩金国那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