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造成北宋灭亡的事件是什么 > 第44章 第 44 章 晁盖之死(第2页)

第44章 第 44 章 晁盖之死(第2页)

自打江州劫法场把宋江救到山上,梁山的风气可谓荡然一新。作为一个久经官场的文化人,宋江太了解大家的心思了。不光为梁山扣上“替天行道”的大义,而且还第一次提出了招安的终极理想。

可能在後世眼中,“招安”二字与梁山好汉们格格不入,甚至许多人认为,梁山最终就是毁在招安上。但倘若真的身处其中,就会发现招安其实是最好的一条路了。

假如把山头简化成一个企业,那麽是企业就一定要有企业文化。像二龙山,赵淳楣领着寨衆做生意管理百姓春种秋收保卫治安,其实已经在代行政府职责。而梁山没有这麽多事情要做,之前千八百人倒也无所谓了,可随着寨衆的日益增加,若没有一套统一的思想,很容易造成山头林立,各自为政的情况。毕竟虽然都是一个山头上的,可这些人之前有的是官有的是农民有的是无赖,本质上尿不到一个壶里。

晁盖这个人,用今天的话说,是一个很纯粹的“大哥”。他不会去思考这些东西,而是希望所有兄弟相亲相爱,聚在一起讲义气就好了。但宋江比他想得更深,招安不光是他给梁山衆人画的饼,也是他自己的目标。

他宋江这辈子不好财不好色,唯有“名”放不下,既然脱离官场,那麽便要走第二条路!

这手“土匪涅盘”对于衆人的吸引力不可谓不大,于是从之前梁山的二把手吴用到新加入的朝廷将军呼延灼,所有人都紧紧围绕着宋大哥左右,如此倒显得晁盖这个本来的寨主有些落寞了。

像今日得知祝家庄扣下了张顺,宋江第一个请命愿意带领衆人下山讨回,顺道与祝家庄借粮。

晁盖思索片刻,摇头道:“怎可经常劳烦宋兄弟,我久日在山上混吃等死,现在也该活动活动筋骨,你们不要留在此地,且等我下山亲手踏平那祝家庄!”

“万万不可!”宋江连忙阻止,“哥哥乃一寨之主,岂能亲身犯险!”

“是啊,还是交给公明哥哥吧。”

“晁大哥你留在山上等我们的好消息便是!”

……

原本晁盖是真的只想活动活动筋骨,但没料到自己一句话引来这麽多驳斥,这使得他吓了一跳,看了看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不禁有些恍惚。

奇怪了,他怎麽不记得梁山上突然冒出这麽多人?之前熟悉的刘唐阮小五阮小七都去哪儿了,怎麽当初与自己同上梁山的兄弟们都跑到後排去了。

晁盖下意识想要求助智囊吴学究,却发现对方正站在宋江身後关切地望着自己。

是了,也不知从何时开始,吴用也好久没来找他秉烛夜谈了。

晁盖并没有多想,他只是本能地感觉不太舒服。心中暗道自己长久不活动让山上衆人小看了,想那二龙山的赵淳楣与他几乎同日管理山寨,可现在人家的规模确实梁山无法企及的。看来是应该好好展示下本领让寨衆们看看,毕竟他托塔天王也不是吃素的。

于是晁盖不顾衆人劝说,带了三千人马,有点了自己熟悉亲近的几位好兄弟,一同去往祝家庄。

讲道理,三千人马放到现在其实并不算少,但跟晁盖关系好的那批人,满打满算也就是个林冲懂得排兵布阵。晁盖心又急,前军後队都没分便忙哄哄下山,还未至半路,得到消息的祝家庄便大门紧锁,安排好弓箭手,任由外面人叫骂也不开门。

祝家庄本身就在山坡上,地形易守难攻,再加上他们身後又养着几百佃户,粮食充足,就算被围个一年半载也不是问题,但梁山显然是没办法耗这麽久的。

晁盖心浮气躁,他不知道为何每次看宋江等人打仗这麽容易,轮到自己就如此困难,难不成就真的技不如人?

越想越气恼,在此情绪影响下,晁盖决定冒一把险,趁着月色从祝家庄後方的林间穿过,绕到背後偷袭对方。

这个计谋遭到了林冲的强烈反对,他认为好歹也要派人考察一番。然而已经有些魔怔的晁盖却不管不顾,当天夜里甚至没招呼林冲,自己带人前往。

林子比想象中更深更密,即使有火把照耀,能见度依然很低。

周围一片寂静,唯有士兵们的喘息声不时想起。

被山野间的凉风一吹,晁盖过热的头脑有些冷静下来,看着疲乏劳累的手下,他也略微觉得後悔了。

打从当年智取生辰纲赚到上山的第一桶金,晁盖这些年可谓顺风顺水没受到半点波折,安逸的日子让他丧失了对危险的敏锐性。

倘若是初出茅庐的时候,这种事他是绝对不会做的。

“告诉前面,咱们回去从长计议。”晁盖叹了口气,与下方的刘唐道。

刘唐刚要回话,突然听到“咻”的一声响,仿佛有什麽东西划过。

等回过神,就见自己的大哥缓缓从马上坠落。

“走!快走!寨主中箭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