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在太学念书的基本都是些不大不小的官员之子,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远近闻名的饱学之士,别看人数不多,但在文人中也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在与赵淳楣交谈後,这些人无一例外地站在她这一边,并且非常愿意帮助她处理朝堂琐事。
没办法,如今的北宋中央,有能力的丶有骨气的,都因为不服金人被与二帝一并带走。剩下大多归顺了张邦昌,与王时雍穿一条裤子。对于这些人,赵淳楣虽然不至于杀了,但却是不敢再用。他们也知道自己犯的是大罪,见王时雍被砍死,瑟瑟发抖生怕被清算,最後得知只是暂时免职反而松了口气,屁颠屁颠地回家待着了。
如此这般,朝堂基本就彻底空下来了。而赵淳楣跟宗泽身份又尴尬,说是监国吧,如今皇帝都没有,谁给他们俩任命?所以像学生这些白丁,反而容易指挥些。
除了基本的运行框架,赵淳楣还分别接见了各行各业的商人。东京城现在百废待兴,金人又随时可能重新打来,必要的重建是少不了的。
但商人虽然因为爱国情绪愿意让渡部分利润,可总不能赔钱做买卖。赵淳楣自己倒是钱多到花不完,但自掏腰包重建也不是那麽回事。京城里被金人刮地三尺,国库早就拿不出什麽钱来了。
好在赵淳楣毕竟是穿越者,类似的事情总能想出解决办法,于是她创造性地提出以广告想抵押。大概就是,对于出资帮助开封重建的商贾,朝廷会发布公文表彰,并且这份公文会下放到地方,届时整个大宋都会知道他们的义举,到时候大家买东西肯定会优先选择有好感的商品。
当然了,口碑发酵需要一定时间,如果商户们等不及,过一阵子赵淳楣主持印刷的报纸发布了她还可以免费帮他们打广告。
虽然宋代已经有了邸报和民间小报,但尚且不成气候,统治阶级对民间议论朝政和新闻泄露还是非常反感的。但赵淳楣认为今时不同往日,外敌都打进来了,知道战况反而有助于安稳人心。况且这也是开民智的好事,别的不说,她所治下的几个地方,识字率上来後工作效率也跟着翻倍,包括各种政令的实施都顺利许多。
听了她的打算,许多大商人都觉得眼前一亮,但心动归心动,做起来依旧十分犹豫。
原因很简单,赵淳楣的计划有个致命缺陷——一旦她不再是东京的掌控者,那谁能保证之後的人会遵守约定?
不过虽然如此,依旧有不少人抱着富贵险中求的决心同意了。这些人在之後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所有利益都与二龙山绑定在一起,哪怕是为了自身,也要让支持着赵淳楣一路前进!
商人和知识分子都搞定,赵淳楣紧接着又找了大相国寺等宗教人士丶各行各业的代表丶甚至在东京附近居住的番商……整日忙得脚不沾地,几天下来下巴都尖了许多。所得到的效果也是显着的,在她的主持下,开封,这座天下第一城终于重新开始运转起来。
北宋末年的东京有将近一百五十万人口,虽然两次洗劫减少了许多,但依旧是个庞大而成熟的城市。赵淳楣非常庆幸自己是这个时间点进来的,金人刚刚撤走,城中只有小规模流寇尚且不成气候,面对这种,长久以来的保安大队长史进可谓非常有心得。领着手下四处巡逻,抓了几个典型後很快治安又好了起来。
再加上几个大粮商的帮助,食物价格渐渐回落,老百姓终于能缓过一口气来了。
这期间赵淳楣所做的一切,宗泽与张邦昌都看在眼里。原本宗泽与赵淳楣同级,但见其将所有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也不自觉接受起对方的调遣。他也是文官出身,当过小吏做过知府,单论行政水平,放到如今的朝廷已经算首屈一指了。再配合上赵淳楣的指挥,两人合作堪称指哪打哪,效率飞快。
宦海浮沉几十年,宗泽也终于在明主手下干上活了,老人家只觉得浑身是劲,每天都红光满面!
至于张邦昌,他现在看赵淳楣的眼神跟看神仙没两样。
要知道,不同于旁人,张邦昌自己可是当过皇帝的啊!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天,可那也是整个开封府的最高话事人。当时面对千疮百孔的都城,张邦昌整个人都已经麻爪了,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而赵淳楣一介女流,就好像天生会这些东西,处理政事如鱼得水。
他哪里知道,赵淳楣也是一点点锻炼出来的,最开始在二龙山,她这个寨主事事亲历其为,从操心几千人的吃喝拉撒,到指挥作战,跟朝廷协调关系,安抚治下百姓……曾经每一分辛苦都应用到了今日。
对于张邦昌,因为不知道金人是个什麽态度,觉得可能日後还有用,赵淳楣便暂时留他一命。如此倒是令原本惴惴不安的大楚皇帝看到了生的希望,同时也下定决心抱好对方大腿。
毕竟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傻子也能看出来赵淳楣的能力,这种能力若是放在平时,可能会被忌惮引来祸端,但到了乱世,完全可以下场搅动风云!
赵淳楣倒是没理会身边人的小心思,她实在是分不出精力。
因为等了这麽久,前方金人那边,终于有消息了。
几个被放回来的宋朝官员携带了几封书信,要求见赵淳楣本人。
赵淳楣将人撂在一边,耐心阅读起这些信件。然而读着读着,她的表情逐渐微妙起来。
宗泽见状有些焦急,连忙询问信上写了什麽。
“你自己看吧,”赵淳楣似笑非笑。
宗泽接过,飞速阅读起来,半晌,冷哼一声,将信狠狠拍在桌上。
也不怪他生气,主要金人在信里,先是将赵淳楣从头到尾狠狠骂了一顿。当然了,以金人贫瘠的骂人语言无非就是什麽“妖女”丶“心肠跟污水一样黑”丶“活该二十多岁嫁不出去”之类的。这倒没什麽,主要後面还补充让赵淳楣速速退兵离开东京,并且把皇位还给他们立的大楚皇帝张邦昌,否则自己这边每隔十天就要杀一位皇子祭天。
见宗泽面露不善,担心殃及到自己的张邦昌赶紧开口:“我不要!别给我!”
“你他娘想得倒美!谁给你!”宗泽破口大骂。
赵淳楣失笑,“行了,别吓唬他了。”
宗泽别过头不想去看张邦昌那张让自己心烦的脸,半晌,犹豫询问赵淳楣:“接下来,咱们应该怎麽办?”
赵淳楣拿着信又看了一遍,接着叫来了花荣,吩咐道:“让杨志秦明准备下,後日大军出发。”
花荣领命,倒是宗泽吓了一跳,“这是干什麽?”
赵淳楣平静地解释道:“很简单,倘若你是金人,二十万大军前脚刚走,紧接着後方你布置的一切便出了乱子,你会怎麽做?”
“那还用说,当然是转身打回去。”宗泽想也不想开口道,旋即反应过来,“你是说……”
“不错,”赵淳楣点了点头,“正常人都会选择直接出兵,尤其是金人刚打了胜仗士气正旺,结果却只是一封威胁信,那麽只有一个可能。”
赵淳楣咧嘴笑出了声,“他们遇到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