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宫宫门打开後,除了热闹了些,玉录玳的生活与过去十年相差不大,过得还算顺心。
她看了阿灵阿的秘信,总算知道太皇太後为何忽然要她交出传国玉玺了。
科尔沁与大清交易十年中累积了海量的财富,更是有大量部落首领领着族人来投靠,可以说短短十年间,科尔沁已经有称霸漠南的趋势了。
按理说,科尔沁发展壮大了,康熙综合考虑下是不可能与科尔沁决裂的。
但也恰恰是因为科尔沁发展太过迅速,且起势的方法不是从前的南征北战而是商贸。
人都是趋利的,班弟也不能免俗,他一开始还能坚守本心,赚银子买战马,训练勇士,扩充军备。
可银子流水般流入口袋,不停有部落投靠,地盘,族人,牛马,女人,越来越多,他的势力越发壮大,他被衆人恭维,被高高捧起。
渐渐的,他开始膨胀享乐。
侧妃福晋娶了一个又一个,儿子女儿生了一大堆。
长大成人的儿子女儿看着弟弟妹妹一个个出来,觉得利益受到威胁,私下便动作频频。
这来投靠的人多了,有心思t的人也不少,有心人看明白了这其中的权利争夺,暗中便开始站队。
当然也少不了有野心大的,想夺权的。
总之,科尔沁一片欣欣向荣掩盖下,是激烈的权利争夺。
阿灵阿出手大方,收拢了好几个愿意卖消息给他的人,他将所有消息汇总分析後,敏锐察觉到科尔沁如今的乱象也有康熙的手笔。
玉录玳将秘信放入笔洗。
康熙会出手,在她的意料之中。
当年班弟和蒙古亲王率军逼近木兰围场,让他付出巨额的代价才平息风波的事情,康熙怎麽可能轻易忘记?
蒙古亲王的野心从来就没有熄灭过。
科尔沁壮大後,班弟很难不升起旁的心思。
让科尔沁内乱,才是遏制班弟最好的法子。
所以,太皇太後才会着急在死前给班弟找後路,稳固康熙这个靠山。
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让康熙出兵帮班弟镇压叛乱,平息暴动。
太皇太後不愧是老一辈的政治家,将科尔沁的积弊看得透透的。
可惜,她不该让玉录玳来为班弟的昏庸买单。
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玉录玳便知道,除非太皇太後找到了其他破局的方法,不然,她的眼睛还是会看着传国玉玺的。
玉录玳开始思索自保与反击的法子。
永寿宫与後宫只隔着一层宫墙,却仿佛自成天地,玉录玳会收集後宫的各种消息,却几乎不管永寿宫外的事情。
而後宫诸妃嫔也有意无意不来打扰玉录玳的清净。
这天,玉录玳难得有兴致拿出很久没有碰过的绣活,在院子里晒着太阳绣帕子。
“主子,清雪来了。”司琴低声禀报。
“快让她进来!”玉录玳心一紧,忙说道。
清雪还未行礼,玉录玳便忙忙问道:“是静琬发生什麽事情了吗?”语气里满是焦急。
清雪一愣,立刻说道:“没有没有,主子好好的。”
“奴婢是奉主子的命令过来传话的。”
玉录玳松了口气,笑着说道:“怎麽让你过来了?发生什麽事情了?”
清雪福了福身,回话道:“今儿上午,皇上派人传话,说是让荣嫔和宜嫔协同办理中秋家宴,让我家主子分些散碎的事情给她们。”
玉录玳皱眉:“皇上亲自发的话?”
“是,主子让奴婢过来跟您说一声,中秋家宴,请贵妃娘娘万事小心。”
“本宫知道了,你跟静琬说,让她也当心些。”
“是,奴婢告退。”
清雪走後,玉录玳喃喃自语:“皇上怎麽会忽然让荣嫔和宜嫔插手中秋宫宴的事情了?”
“他不是一贯不怎麽理会後宫琐事的吗?”
司琴摇头,她不知道。
“应该是太子说了什麽的缘故。”胤禛放下书包,拿起茶壶倒了一杯茶饮下,接话道。
“太子?”玉录玳示意司琴打水过来给胤禛洗手,边问道,“太子怎麽会管这个?”
胤禛就将前几日在上书房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太子离开的时候,老九特意恭送了一段路,想来太子不满儿子的表现,却很满意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