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见这边有钱,一个裹着头巾的大娘,提着篮子跑了过来,“同志,京白梨要不要?”
“要。”
考虑到水果难得,吴峥嵘把她篮子里剩下的六个京白梨全包圆了。
叶满枝高兴地用手肘拐他一下,“你肯定早就看到人家筐子里的京白梨了!居然还骗我打赌!”
“那几个梨在筐子底下,我的视力还没好到那种程度。”
吴峥嵘只是远远看到,站台上有其他乘客从筐里拿出两个水果。
叶满枝买到了水果,心情很好地不跟他计较了,将京白梨洗干净以后,分给对面的郭处长一个。
“小叶这一路上都胃口不错,”中年女人往她小腹上扫了一眼,“是不是要当妈妈了?”
叶满枝:“……”
她上周才来了例假,怎么可能当妈妈?
至于她肚子上鼓起的小包,那是她的腰包啦!
“我只是胃口好而已,哈哈,”叶满枝转移话题问,“郭处长,咱们之后的车票都是一样的吗?还能在一个车厢里吗?”
旅途时间太长,吴峥嵘买的是卧铺车票。
正好跟省里的一个代表团在同一节车厢里。
这个代表团是去广州参加全国物资交流大会的,二十多人占了小半节车厢,与夫妻俩在同一个包厢里的这个女干部,就是滨江商业局的物资处长。
“咱们的目的地一样,车票应该都是一起的,”郭处长指了指他们手头的报纸,“小叶,把你们的报纸借我看看。”
叶满枝手上全是梨汁。
吴峥嵘将报纸递给她,又问:“郭处长,我们能看看你那本书吗?”
为了轻装简行,除了作为礼物的图书,他俩并没随身携带其他书籍。
每天只靠看报纸打发时间。
他俩虽是夫妻,但出门在外也要保持距离,何况他还穿着军装,更要注意影响。
除了用餐时间,夫妻俩都跟牛郎织女似的,一个在这头,一个在那头。
吴峥嵘对沿途的田野和荒地早就看腻了,又不能总跟媳妇说话,已经无聊到看报纸中缝的地步。
郭处长挺大方地将书递给了他。
这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创作的,长篇小说《日日夜夜》。
故事背景是卫国战争时期,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吴峥嵘习惯性地翻开扉页,发现是莫斯科外文出版局在1951年出版的繁体字版本。
现在国家推行使用简体字,这种繁体字老书,已经很少能在书店里买到了。
难怪他之前没看过这本书。
“小叶主任,要不要一起看?”吴峥嵘主动邀请。
叶满枝连忙点头,洗了手上的汁水坐到他身边。
卧铺车厢都是床,而且他俩各有各的位置,总坐在一张床上容易引人侧目。
这回可算找到理由能紧挨着坐到一起了。
这本《日日夜夜》她也没看过,吴峥嵘举着书,她负责翻页,夫妻俩捧着书看了一下午。
这书里描写了大量的战争场景,叶满枝其实不爱看战争类的书籍和电影,但是吴峥嵘看得如痴如醉,她也不好表现得太不进步。
读着读着,渐渐也沉浸到斯大林格勒日日夜夜,逐街逐屋争夺的激烈巷战中了。
火车上看书有些费眼睛,他俩欣赏会儿风景,看一会儿书,断断续续看了两天多。
可惜,当火车抵达广州站时,两人没能读到《日日夜夜》的结尾,就要把书还给郭处长了。
叶满枝想问问郭处长,沙布洛夫营长与女军医安孃最终在一起了吗?
她不关心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只想知道这俩人修成正果没有。
郭处长笑道:“我也没看完呢,要不你把书带回去看?回滨江以后再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