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漏的缝隙则被米粒填充,多来几次,保证三个竹筒都塞成了九分满。
来回横向晃动几次,确认米饭在里面能有足够的膨胀空间,才放在了已经沸腾的陶锅。
竹筒饭在她出门之前就已经蒸上了。
现在已经冒着热气,等着她赶紧开饭了。
很幸运,林青取出来的第一个竹筒,就是鸡腿板栗饭。
栗子是烤过的,又被蒸了几个小时,口感酥面香甜。
雪球送来的新鲜鸡腿,简单的腌制,然后和板栗米饭一起蒸熟。
鸡腿鲜香,将米饭染成了淡黄色。
熏肉带着鲜香和独特的烟熏味,每一口里都能能吃到嚼劲十足的肉粒。
板栗和甜果被米饭牢牢的包裹住。
入口便是满口绵绵的粉糯和甜香。
新鲜做成的青竹筒里,放入半块红糖,冲了一杯苹果水。
陶锅里翻滚的苹果水,冲入青竹杯中。
青色的杯子里,红糖块被冲散,被搅拌开,变成红褐色的液体。
林青满足的坐在平台上的风口,慢慢的享受了这一餐。
她已经很久没有好好的坐下来,享受一顿悠闲的晚饭了。
五月的天气已经逐渐热了起来了。
林青捧着竹杯,看夕阳隐在青山后面,绵延的群山逐渐披上了一层雾气。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林青则趁着这最后的光亮,去了一趟小木屋。
把煮熟磨碎的米粒,抓了一大把,给孵蛋的两只母鸡。
还有小鹅的吃食,嫩嫩的野菜芯已经不需要切的太碎了,米饭也舍不得给了。
储藏间里板栗很多,煮过之后,切碎,和野菜拌在一起用来喂小鹅。
给母鸡的则简单很多。
白天母鸡到处扒拉小石子和草根,很多时候,林青放在食盆里的栗子,它们都是啄了一下就放弃了。
动物们都安置妥当,林青想念了一会儿雪球。
把两边的门都关上。
油灯点起。
开始纺绒线。
绒是冬天梳下来,洗过又晒干。
重新梳理过的兔绒和羊绒。
林青在桌子上铺了一块床单布。
拿出来一团团蓬松的绒条。
这是梳理好,自己分好的绒絮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