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来回路上的盘缠外,春宁都要将这些银子给阿姐置办嫁妆。
嫁妆是女人娘家给她的底气。
京城大户人家的闺女出嫁,红妆十里是形容词,但也绝对是半抬起步。
全抬是六十四抬,一般全抬都是皇亲国戚家,寻常人半抬三十二台也是吃穿用一应俱全的。
昨夜母亲提起阿姐的嫁妆就在抹泪,在心疼那些她收藏了多年最后被抄家的小库房里的字画珠宝。
也说现在的肖家没办法给阿姐凑风光的嫁妆,让他尽量添置经济实惠的东西。
母亲愁的还很多,还有自己的彩礼,还说肖家还有春燕春姝她们,一年又一年的都会有婚嫁了,这又是很大的一笔开销。
“春宁,记住我的吩咐了吗?”
“母亲您放心吧,儿子会办好这个差事的。”
许氏也赶着叮嘱春宁要准备哪些物件儿,将自己为春玉准备嫁妆的一些必要的经验传授予他。
只有黄氏默默站在一边,将两位嫂嫂的话都听在了耳里记在了心里。
她在想,春燕也要及笈了,出了孝,春燕也该谈婚论嫁了。
可是,春燕当真的要嫁在这个地方吗?
肖家,真的只能在这儿生根芽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春暖这么能干嫁的人家是外家,在昌州也排不上号,是四大家之外的一般大户而已。
那春燕呢,又能谈一个什么样的婆家?
她很不甘心。
春宁走后,黄氏进了自己的屋子,好半晌才出来。
看到春暖欲言又止。
“三婶,咱们是一家人,有什么话您尽管说。”
“暖暖,三婶听说你和京城春玉时常有书信往来。”
这不是听说,这是事实啊,唐六每一次进京都会给自己捎书信,自己也会给春玉带一些蜀地的特产回去。
三婶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暖暖,我有点想我母亲了,我写了一封家书,就是……”
“三婶是想将家书捎回京城给黄府吗?”
黄氏一张脸憋得通红。
是的,她想送信回黄府。
当年她坚持跟着到蜀地,娘家人是有些意见的。
但也知道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黄氏如果真选择了和离还会影响黄府其他未出阁女子的声誉,牺牲她一个保全其他人是明智的。
但是母亲很心疼她,不愿意她受苦,还想着要悄悄的办和离这种事儿。夫君也是同意的。
她却固执地选择了远离京城,母亲很伤心,放言只当没生她这个女儿。
所以这么久一直没有书信往来。
和娘家断了来往,黄氏常常夜不能寐。
眼看着儿大女成人,不为自己也要为儿女考虑。
所以她鼓足了勇气写下了一封家书,但还得找春暖才能送到京城。
“当然可以呀。”春暖笑了笑:“这不是什么大事儿。三婶,我们是一家人,有什么你直接提出来就成。不必见外也不必生分。”
“我就是不想给你增加麻烦。”
黄氏是真的不好意思。
肖家出事,三妯娌的娘家或真心或假意都在避嫌,她们出蜀地,一个人的娘家都没有人来送行。
到蜀地后,三妯娌也没人与娘家有联系。
是她最先稳不住,最先提出要写书信联系娘家人。
“这不是什么麻烦事儿。”春暖笑了笑:“长姐也在信中说过,她与将军成亲的时候,许府、徐府和黄府的当家主母都亲自上门恭贺过的。”
言外之意,现在的肖家不需要去巴结这些外家,相反,这些人家现在是想和长姐打好关系。
肖家,在京城注定是一个不会被遗忘的人家!
喜欢落魄药女养家日常请大家收藏:dududu落魄药女养家日常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