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专职副书记,说来也是书记,但戴了个副字的帽子,就只能当陪衬,当传声筒,当孺子牛。
埋头拉车,千万别抬头看。
免得抬头一看,让一把手以为你觊觎他的位置,找了茬儿来整你。
莫闻熙和市长张迪宇不合,是众人都知道的。
当时二人斗争一番,最后是以张迪宇彻底退让告终。
而陆芝林更是唯莫闻熙之命是从,连斗争都没有,从到任第一天,就俯帖耳。
也是因为她谦恭的态度,让莫闻熙还算满意,觉得她比张迪宇听话多了,又是女同志,才让她几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莫闻熙临退休的时候,问了她的意见,让她推荐一个人接替渤江区委书记张勤民。
陆芝林心知,莫闻熙一直觉得,卫仆东这人刚直,有几次去调研,卫仆东实话实说,得罪了莫闻熙。
而卫仆东又是组织部长左治新的妹夫,左治新对莫闻熙算是恭顺了,但依然不讨莫闻熙的喜欢。
有几次为了人选的事情,莫闻熙对左治新提供的名单十分不满,他才不管上级的规定,只认定是左治新自作主张,五人小组会上,毫不避忌地就对着左治新破口大骂。
甚至莫闻熙一直觉得,私下里左治新和市长张迪宇串通在了一起。
有时候是张迪宇为左治新说两句公道话,有时候,左治新又体会张迪宇的难处,帮着圆圆场。
但也因此,让莫闻熙更加不满,直接把两个人都推去了对立面。
所以,张勤民提任之后,莫闻熙自然不会让卫仆东翻身。
也恰巧他要退了,知道下一步去上级人大政协任职无望,就想卖个人情给陆芝林,才有了她推荐周善民之后,周善民去渤江走马上任这一出。
所以今天在场的这些区县书记里,只有周善民是陆芝林的自己人。
陆芝林见会谈结束,一些区县书记都在围着那位杨主任加联系方式,而周善民居然正打算走,便让自己的联络员把周善民叫了过来。
周善民是个读书人,缺乏地区工作经验。
他最多手下只管过个人,如今突然要去主政一方,治理辖区内的几十万人,自然压力山大,千头万绪,不知从何抓起。
陆芝林为免自己丢脸,也是为了撑周善民一把,所以给他推荐了一些资源。
陆芝林之前就为周善民介绍了一家建安的房地产企业,这家名为嵘生的房地产集团是建安比较大的房地产企业,但具体拿地,后续合作,还是要周善民自己把握。
陆芝林也并不是说一定要让嵘生拿地,她先前也听说了一些风声,知道其中有债务风险。
借着这次房地产研究中心杨主任来拜会的机会,正好可以让周善民听听行业的最新情况,也能让他对嵘生有个合理的判断。
陆芝林等周善民来了,她排开了其他几位区县书记,对杨主任介绍道,“这位是周善民周书记,我们渤江区的区委书记,杨主任,他们那里在打造新城,您在新城建设上是行家,麻烦您有时间,专程为周书记提点建议。”
杨主任见是陆书记,笑着说,“那是自然。”
陆芝林于是看向周善民,示意他加联系方式。
对于陆芝林如此护短周善民,一旁其他的几位区县书记也就看着,偶尔彼此交换一个眼神。
宋修和也在远处看着,倒是没说什么。
周善民加了杨主任,便说,“杨主任,今天学到很多。不知您知不知道嵘生这家地产企业?”
听周善民这么一说,倒是陆芝林尴尬了。
的确,她是让秘书提示一下周善民,咨询一下关于嵘生的情况,但那是私下里的事,而不是大庭广众让他就这么问的。
杨主任一听嵘生,倒是面有难色。
这时候,兆荡区区委书记瞿斌接了话,笑道,“周书记,你呀,不如请杨主任列个表,给你多推荐几家,看谁能来拿你们渤江的地,要是拿不了你们渤江的,就来我们兆荡拿,反正大家的地现在都卖不出去,你要是卖出去了,打破了僵局,我们也跟着能卖出去,大家共赢嘛,这件事就拜托杨主任了。”
这话算是解围,算是玩笑,也带着点嘲讽的意味。
这一群人里,瞿斌资历最深,家里都在陆南任职,又是原先省里领导的女婿,虽然繁都单列了,但他们一家的家族势力又聚集在了繁都。
他说这话,倒是不怕得罪人的,反而陆芝林该感谢他的一番解围。
瞿斌看向周善民,周善民讪讪地笑了。
市委秘书长陈东平过来说,杨主任后面还有安排,宋书记在等着送杨主任。
于是杨主任同众人道了别,又对周善民道,“周书记,等到了机场,我们电话联系。”
这也算是刚才话题被打断之后,他变相的一种补偿和反馈。
周善民连连道谢。
陆芝林在一旁陪着点头致意。
陆芝林看向瞿斌,又看了看周善民。
她明白,对于她推荐的周善民,不满的人多了去了。
周善民能力可能不强,但绝对是个忠心耿耿的,她要的就是这点。
瞿斌与关系不错的另一位县委书记一起往外走,就听身后周善民对着沐堰区的区委书记罗坤道,“罗书记,你是资深区委书记了,以后有不明白的,我还要多向您请教。”
瞿斌与身边人互看了一眼,扯了扯嘴角,无声地嘲笑。
显然,刚才瞿斌的嘲讽让周善民不满了,周善民对着罗昆说这句,就是存心在恶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