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场豪华的宴会上,灯火辉煌,宾客如云。凌轩身着一袭华丽的锦袍,穿梭于人群之中,目光却始终锁定在那位备受瞩目的李大人身上。
李大人名为李翰,年约四十有余,面容刚毅而睿智,双眸闪烁着深邃的光芒,仿佛能洞悉一切。他身形挺拔,举止间流露出一种与生俱来的威严与儒雅。
此刻,李翰正站在宴会厅的中央,周围围拢着一群官员和士绅,都在专注地倾听他的高谈阔论。
“如今这天下局势,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边疆虽暂无战事,但需时刻警惕外敌的觊觎。”李翰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之重。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凌轩也不禁微微颔。他心中暗自赞叹,李大人果然见识非凡。
李翰继续说道:“农业乃国之根本,如今百姓虽能温饱,但仍需不断改进耕种之法,提高产量,以防灾年之患。”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民生的关切。
一位士绅忍不住插话道:“李大人所言极是,只是这改进耕种之法,谈何容易?”
李翰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回答:“此事需集众人之智。可派遣专人前往各地考察,借鉴先进经验,再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加以推广。”
众人听闻,皆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凌轩心中一动,上前一步说道:“李大人高见,若能如此,实乃百姓之福。”
李翰看了凌轩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赞赏:“这位公子见解独到,不知如何称呼?”
凌轩拱手道:“在下凌轩,久闻李大人之名,今日得见,实乃荣幸。”
李翰笑道:“原来是凌公子,看公子气宇不凡,想必也是胸怀大志之人。”
凌轩谦逊道:“李大人过奖,在下不过是略有关注国事,怎敢与大人相比。”
李翰微微摇头:“凌公子不必过谦,正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能有此心,便是难得。”
这时,又有人提出关于商业展的问题,李翰略作思考,回答道:“商业之繁荣,可促进经济之流通。但需加强监管,以防奸商欺诈,扰乱市场。”
他的一番话,条理清晰,观点独到,让在场之人无不心悦诚服。
凌轩在一旁听得入神,心中对李翰的敬佩之情愈深厚。他想,若朝中能多几位如李大人这般有识之士,何愁国家不兴。
李翰又谈到了教育的重要性:“欲强国富民,教育为本。需广设学堂,培养人才,方能为国家之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众人纷纷鼓掌叫好,凌轩也不禁跟着鼓掌。
此时,一位官员说道:“李大人对诸多事务皆有如此深刻之见解,实乃朝廷之幸。”
李翰却神色凝重地说道:“诸位过誉了,吾等身为臣子,当为君分忧,为民谋福,这是职责所在。”
凌轩看着李翰,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在这官场之中,能像李翰这般一心为公,不为私利所动之人,实属难得。
宴会的氛围越热烈,众人围绕着李翰,不断请教各种问题,而李翰始终耐心解答,毫无倦意。
凌轩在一旁默默观察,现李翰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待人亲和,没有丝毫的架子。无论是高官显贵,还是普通士绅,他都一视同仁,以礼相待。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转眼间,夜已深。宴会即将结束,众人仍意犹未尽。
凌轩走到李翰面前,再次拱手道:“李大人今日之言,让在下受益匪浅。若日后有机会,还望能多向大人请教。”
李翰微笑着点头:“凌公子客气了,随时欢迎。”
凌轩与李翰道别后,离开了宴会厅。一路上,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李翰的风采,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要以李翰为榜样,为国家和百姓做一番事业。
回到侯府,凌轩坐在书房中,久久不能平静。他回想起宴会上的点点滴滴,将李翰的观点和见解一一记录下来,反复思考。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在侯府的庭院里。凌轩早早起身,开始着手处理府中的事务。但他的心中,始终牵挂着李翰所提及的那些关乎国家展的大事。
几日之后,凌轩在街头偶然遇见了李翰。李翰正微服私访,了解民情。
凌轩上前施礼:“李大人,真巧。”
李翰笑道:“原来是凌公子,看来我们真是有缘。”
两人并肩而行,边走边聊。
李翰说道:“这几日,我走访了一些街巷,现百姓的生活仍有诸多困难。”
凌轩点头道:“是啊,若能想办法改善,必是好事。”
李翰感慨道:“为官者,当以民为本。只有真正了解百姓的需求,才能制定出有效的政策。”
凌轩深以为然:“大人所言极是。”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凌轩与李翰的交往逐渐频繁。他们一起探讨国事,为解决各种问题出谋划策。
李翰的智慧和品德深深地影响着凌轩,让他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进步。而凌轩的才华和热情,也赢得了李翰的赏识和信任。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赵侯爷一直在暗中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一场阴谋正在悄然酝酿……
喜欢相思劫:宫阙深梦请大家收藏:dududu相思劫:宫阙深梦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