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饥荒恢复饥饿最多的菜 > 第四十二章 抢功(第1页)

第四十二章 抢功(第1页)

官兵们停住脚,循声望去,是个年纪不大,单边梳麻花垂辫的女子。

程诺跳下车,将官兵的视线吸引到牛车上。

“我家有人出痘了,实在买不起药,求官爷们行好,将人带去救治。”

为的都头看牛车上果真躺了两个满脸脓包的女人,嫌弃地撇开眼,直接吩咐手下用布一盖草席一卷丢车上。

奈何两人病得太重起不了身,占地面积太大,车上已经没地方了。

正愁之际,程诺毛遂自荐:“官爷不嫌弃,我的牛车可以用,我帮官爷们载一程。”

百姓们将关押疫病患者的地方,称作“奈何桥”,一脚人间,一脚地狱。

都头第一次见不怕死,主动往“奈何桥”凑的女人,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眼前的女人眼神清亮,未施脂粉也能看出五官姣好,忽略左脸上的伤疤,也算是个清丽妍秀的美人,可惜脸上那道又长又丑的疤,实在有碍观瞻。

他错开视线,倨傲地抬了抬下巴,这是同意了程诺的帮忙。

清河镇外两里地,有间荒废的道观,因早年间道教横行,大盛又出了位喜好焚香炼丹的皇帝,民间百姓群起效仿,有想巴结高官的富商在此地大兴土木,建造了间道观,里头香火鼎盛时,能同时容纳上万人。

后来那皇帝耽于修仙,不管政务,下放权利给重臣和宦官,朝廷贪墨之风盛行,边境更是屡有战乱,百姓叫苦不迭,好在那是个短命的皇帝,没多久丹药吃多归了西。

继任皇帝不信道教,信仰佛法,百姓又开始大修寺庙灵台,此处久而久之就被荒废了,如今被县太爷利用起来,成了看管得痘百姓的地方。

道观门前的“玉泉观”的牌匾斜斜依在头顶上,上面蜘蛛网遍布,偶有胆小的蜘蛛听到马蹄声,蹭地留下没织好的蛛网溜之大吉。

“你胆子挺大,不怕感染痘疹?”都头坐在马上,闲庭信步似在踏青游玩,余光瞥了牛车头的女子一眼。

程诺道:“无妨,奴家已经出过痘,痊愈了,不会再被感染。”

都头来了兴致,仔细打量起对方光滑的面容,“那你运气挺好,痘没长在脸上。”

“哪儿能啊,奴家病时,满脸都是痘。”程诺回应道。

“哦?”

都头被她的话,彻底引起兴致,他也见过不少治愈后从玉泉观送出去的百姓,但凡脸上长过痘的,没有一个不留下痘坑的,运气好的痘跟痣差不多大,运气差的黄豆大小也是有的。

长在老妇汉子脸上还好,有些倒霉的姑娘家真是哭都要哭死了。

“你用的药,跟榴花巷研制的不一样?”

都头猜她病时间早在官府抓人之前,所以才躲避了搜查。

程诺低垂眉眼,似在回忆,随即摇摇头:“奴家不知榴花巷的药方是什么,奴家的病是村里的女大夫治的,说来也奇怪,这位大夫治病方法跟别人有所不同,其他人都是等患者病了再行医问药,她是专门找那些没感染的村民,先用微量痘痂放在村民鼻腔,让他们染上些许毒素,这样操作过的村民即便后期热出痘,病情也很轻微,服用一两贴药,天便能痊愈。哦,那位大夫管这方法叫……种痘!”

都头听完心头一惊,随即觉得荒谬,正常人躲痘还来不及,谁会上赶着得痘疹?

仔细想想又觉得,万一是真的……他岂不是现了件能升官财的大好事。

“一直没来得及问,你是哪个村的?”都头漫不经心道。

程诺笑了笑:“云溪村,奴家是云溪村的。”

都头一个眼神示意跟在后头的手下,手下很快脱离队伍,不见了踪影。

程诺将孟家母女送到玉泉观,亲眼看见二人被抬进逼仄狭小的屋子隔离,拍拍手正欲离去,忽然瞧见不远处一抹熟悉的身影,更让她记忆深刻的是老者手上的卦帆。

骗人骗到‘奈何桥’,神棍当真是没生意了,也不怕染上痘疹,没了小命。

程诺本不想管,想到上次对方相赠的药丸,救了程三虎一命,脚跟生了根一样,挪动不了半分。

罢了,欠人情不还不是她的作风。

一身寻常布衣的老者,正满面怒容听看守的衙役说起榴花巷女大夫的治病方法,先轻症再重症,先富人官宦再平民走卒,美其名曰药材有限,人命分三六九等,需要取舍时,必须取舍。

“荒唐!医者面前无贵贱,三六九等不过是权贵子弟糊弄人的把戏,在阎王眼里,只分活人和死人!她既是个大夫,怎能枉顾人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