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失业另一种好听的说法 > 第44章 唐朝9(第1页)

第44章 唐朝9(第1页)

“在763年2月17日安史之乱以唐朝的胜利告终,但这场战争也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导致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形成。”

“很多人把安史之乱的爆发原因归结到杨玉环的身上,说她是妖妃祸国,但我想告诉各位女孩子长得漂亮不是原罪,杨玉环当然在这场战乱中有不可或缺的责任,杨国忠和杨玉环是亲戚关系,具体来说,杨国忠是杨玉环的堂兄。

因为杨玉环的原因,李隆基也十分宠爱这位大臣,而杨国忠在安史之乱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他与安禄山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安史之乱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最重要的原因不是李隆基你自已晚年的昏庸吗,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带着杨玉环逃往四川。

途经马嵬驿时,随驾禁军军士哗变,一致要求处死杨国忠和杨贵妃。

禁军士兵认为杨贵妃是祸国红颜,安史之乱因她而起,不诛难慰军心、难振士气,继续包围皇帝。

唐玄宗为求自保,不得已之下,赐死了杨贵妃。

最终杨贵妃被赐白绫一条,缢死在佛堂的梨树下,时年三十八岁。”

“呵,把这么大战乱的根本原因归结与一个女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不可笑吗?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发泄口,而这个最容易操控的发泄口,最不用付出代价的发泄口就是当时的这个女人。”

“安史之乱带来的后果无疑是巨大的,战乱导致社会遭受了空前浩劫,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人民无家可归。

战争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统治阶级不得不增加税收,使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

唐王朝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边防空虚,西边吐蕃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唐朝内忧外患,朝不保夕。

唐朝在西域的势力大大衰退,由高峰跌入低谷,最终失去了西域安西北庭的控制。”

说完后白倩倩松一口气,看着天幕下的李隆基沉默良久,他的脸上有懊悔之色。

“朕的确犯下大错,朕的晚年确是昏庸,误信奸佞,累及大唐,更害了寿王妃。”

他缓缓说道。

“玄宗陛下,现在你还没有进入晚年,一切都还有机会,你记不住也没关系,我会找人提醒你的。”

白倩倩调皮的眨眨眼,仿佛又想到了什么鬼点子。

“唐朝之后又经历了13任皇帝,最后在唐哀帝李柷在位三年后灭亡。

唐哀帝李柷并没有主动导致唐朝灭亡,实际上他在位期间形同傀儡,政事皆为朱温所掌。

天祐二年(905年),朱全忠(朱温)在亲信李振和柳璨的鼓动下,将裴枢、独孤损、崔远等朝廷衣冠之流三十多人,集中到黄河边的白马驿全部杀死,投尸于河,制造了惊人的“白马之变”

。”

“天祐四年(907年)三月,哀帝在朱全忠及其亲信逼迫下把皇位“禅让”

给了朱全忠,于是盛极一时的唐王朝就此灭亡。”

“唐朝之后,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

【香孩儿-宋太祖-赵匡胤:太宗陛下,是我,嘿嘿】

【香孩儿-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朕的名号是小名,为什么!

白倩倩对着天幕说到:“因为这很可爱呀,香孩儿。”

汪景行在一旁笑得直不起腰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