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说的么?这么多人都听见了,皇上和太子殿下在上,你说的什么,他们也听见了!“吴有为眼神委屈的看了看宪宗皇帝。
宪宗皇帝这才想起来,他未来的儿媳妇,是吴有为义妹的女儿,他的外甥女儿
“不错!“宪宗皇帝大怒,一拍御案:“朕看你们就是吃饱了撑的,一个个的不思忠君爱国,就知道走旁门左道,想着送一两个女孩子进东宫,就能狐假虎威的依仗太子干坏事了是吧?你们这群……。。”
宪宗皇帝这两年喜欢流连市井,听百姓们对他这个皇帝歌功颁德。
因为是微服私访,基本上没人认识这个穿戴富贵的老爷就是当今皇上。
这些年宪宗皇帝也的确做的不错,富国强民,加上外面不断的在占地盘,南边沿海一半以上都是老朱家的了。
虽然国名不一样,可都是老朱家的子孙在当国主。
当然,偶尔他还会带万皇贵妃出来溜达溜达,甚至俩人也不去什么高雅的地方,就在市井里听百姓们说话,那市井俚语可就听了不少,到了现在,这位皇帝脾气越来越大,对着大臣们还敢在自己面前插手自己儿子的婚事,更是生气,直接就破口大骂了起来。
将一众上了奏折的大臣们骂了个狗血淋头啊!
最后还是皇太子怕他生气伤身,赶紧劝道:“父皇,气大伤身,您千万保重龙体,这种食君之禄却不能担君之忧反而为君添烦恼的,也没必要留着了,既然上天都示警了,那您就处罚了吧。”
加上又有一班大臣在一边劝说,这才让宪宗皇帝息气。
“说是这么说,但是也对不起朕的亲家,这些上了奏折的人,全都革职查办,交给忠明你来负责。"宪宗皇帝虽然说是不生气了,可当皇帝的下手更狠了:“另外晋封李四为锦衣卫南镇抚司指挥佥事。”
锦衣卫的指挥佥事是正四品。
从四品以下那都是小官,分水岭就在从四品这个级别上,但凡是上了从四品的都可以称一声"高官"了。
这是对他亲家的歉意,毕竟这事儿牵连到了未来儿媳妇和未来的亲家。
再说了,他看得出来,吴佣对自己的晚辈们都很照顾。
从最早的他二哥吴傍的血脉吴琼,到后来的几个晚辈他都很用心的栽培,自己的儿子更是如此。
吴明德那孩子性格脾气都不错,将来留给儿子当个肱骨之臣,他们俩从半大小子开始就认识,将来君臣相得益彰,也算是一段佳话。
因为天家父子俩已经这么说了,吴有为又当场发飙,谁也不敢说太子妃的事儿了,加上皇上以天象示警说明他们插手天家事物,是冒犯了天威,这二三十个大臣都丢了乌纱帽,更没人敢吭声了。
连带着,第一个上奏的谢迁都跟着升了职。
还得到了宪宗皇帝的赏赐,以及太子的两坛子好酒。
后宫之中,得知此事,反应不太一样。
周太后赏赐了未过门的孙媳妇四匹倭缎,四匹彩绸,两匹革丝织锦。
王皇后虽然在禁足之中,可她依然是皇后,可能是为了表示自己的歉意,她赏赐了李凤的掐丝珐琅勾莲纹花觚一对。
而万皇贵妃则是给的最大方。
不过她是太子的生母,将来太子妃的亲生婆婆,给的多一些,也无可厚非。
她赏了李凤整套的金累丝嵌宝石蝶恋花头面,犀角雕福寿纹手镯一对。
赏了她的亲家母,李凤的母亲李吴氏南海珊瑚珠一串,福寿绵长玉佩一对。
等赏赐下去了,王皇后无聊的坐在窗前,看着庭前摆放的花草,禁足,除了这个宫里的宫女和太监,她就见不到别人了
连女儿和外孙都见不到了。
她后悔了,如果当时不莽撞就好了。
可是听女儿说,跟那位也不是很熟悉,日后可怎么相处?
当年自己是怎么对待那些公主的,她比谁都清楚。
现在她怕了。
生怕将来自己的女儿,也会被未来的皇后那样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