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因为生的是个孙女儿,老夫人就赏了十两银子,四匹绸缎,四匹锦缎,六匹细布,一个银质长命锁,一对小儿银手镯、一对小儿银脚镯罢了,这些赏赐看着多,其实一点都不多。
当初吴琼出生的时候,她给的是二十两银子,其余的都跟这次一样。
可见根本对二房没有照拂的意思,要不是现在守孝,指不定二房早就“被”分家出去了。
老爷子在的时候还能装腔作势,如今老爷子不在了,更是连装腔作势都省却了。
不过吴有为这边倒是因为原主对二哥印象深刻,他又可怜二嫂子孤儿寡母不容易,所以照顾了一下,也只能这样照顾一下,再近就不行了。
寡妇门前是非多啊!
茉莉又说老夫人的人去了就跟大爷一样,谁都指使不动,还好是她们去了帮忙,茶水房也能烧热水,不然光是厨房烧热水,都来不及!
这一天,倒是很热闹,一直到用过了晚饭,茉莉又跑了出去,不一会儿才回来,说二房那边都妥当了,二房夫人也醒了。
吴有为表示知道了,继续看自己的书,不过转天,他就做了一套十二时花的书签,精致异常。
正所谓:
正月梅花香又香;
二月兰花盆里装;
三月桃花红十里;
四月蔷薇靠短墙;
五月石榴红似火;
六月荷花满池塘;
七月栀子头上戴;
八月桂花满树黄;
九月菊花初开放;
十月芙蓉正上妆;
十一水仙供上案;
十二腊梅雪中香。
每一支书签上,都用烙铁烫印了一首小诗。
梅花签子上,他用了唐代张谓的《早梅》一诗。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林村傍谿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春雪未销。
正好,里面含了一个“傍”字,乃是孩子父亲的名字。
而十二月腊梅的书签上,则是烫印了宋代王安石的《梅花》一诗。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恰好跟腊月对上,那个时候最冷,唯有梅花开放。
其余的亦是都烫印了一首小诗,装在一个盒子里,上面有一张便签:纪念二房小侄女新生之喜。
下头有年月日以及做书签的人,既吴有为。
孩子生了后,因为守孝的关系,洗三也就家里人去了,不过因为是女孩儿,吴有为也没能看到新出生的小侄女儿,只添了盆,吴俊给了五两银子,他也给了五两,别人给了多少他不知道,反正这东西最后都是要给收生姥姥的,也就是主持洗三的全福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