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他说。
离渊:“为何你说‘也好’?”
叶灼:“我如此想,也就如此说。”
“人死了,万事皆销。好在何处?”
“因为活着未必会好。”叶灼看着那一队白色人影,“一个死了,一个还活着,几年以后或许另觅他人。但都死了,就不会了。”
离渊花了些时间才理解这人到底在说什么。
“那若是都活着呢?”
“纵然都活着情真意切,你又怎知接下来几十年都是如此。所以我说‘也好’。”叶灼说,“死了,就定论了。”
雨似乎下大了。
离渊撑了一柄竹伞,与他在伞下各站一边。
伶仃雨珠落于伞面。
“你怎会这样想。”离渊望着雨雾茫茫的远山,顿了顿,又道,“你为何会这样想。”
“不为何。”叶灼说,“只是人心如此。”
送葬队伍在视野中彻底远去的时候,一对撑着伞,浑身湿漉漉的母子从山坡下经过。
“叫你往外跑!还去看湖!还抓鱼?”那母亲推搡着孩子的后背带他往镇子的方向走,疾言厉色,“山里湖面上冰越来越薄,那是要塌的,要死人的,你知不知道!那郑家娘子不就是在那里出的事?”
“亏得我想起来这事去找你,不然呢?死在河里我都不知道!”
母亲专心斥责孩子,连他们二人在上方观看都没注意到,径直路过了。
那小孩被母亲呵斥,乖乖闭着嘴不发一言。
离渊想来也是,春冰剔透,薄而易碎,若行于其上,凡人难免有溺亡之危。
忽听叶灼说话。
“郑娘子死后还魂一事,是有人蓄意引出。”他说,“你有没有想过,她当时在山中遇险垂危,亦是有人谋害?”
“那四枚阴阳符咒已经将阴气引入了。幕后之人不必再做什么,镇上有生老病死时,自会有鬼作祟。”离渊道,“何必再多此一举,害人性命。”
明明这样说着,却不由自主真的思索起叶灼话中的可能。
“怨气执念有深有浅,鬼事亦有大有小。十天之内,那人如果真要引微雪宫入局,埋了符咒如何就能保证一定有事发生,且被微雪宫察觉?只好营造事端。”叶灼道。
目光看着那对凡人母子,语气淡漠:“郑娘子捕鱼为生,熟悉山野湖泊,怎会轻易就出事了。纵然偶然出事,怎么恰好在这十天内?飞来横祸是有,可是镇中千余人,为何又偏是他们这对恩爱夫妻,不是他人?”
离渊:“可是微生兄坐镇苍山,若有生民寿数横遭干涉,中途折断,他会察觉。”
“若是用了连他都无法察觉的手段呢?若是此一劫本就在她命中呢?”
离渊蹙眉。
有些事若是不提,似乎很寻常。
可若是这样细思,却觉得这仙道如同深涧之水,看似清澈,实则其下全是急流暗石,不可见底。
再想起最初那位道宗首徒下毒之事背后的连环计,又觉得不无可能。
“此事无真凭实据,你觉得其中可能有几分?”
叶灼:“十分。”
离渊不知何言以对。
良久,道:“你修的,真是无情道?”
叶灼:“何出此言?”
“为何总觉得你看人看事,并不是无情道一视同仁,而是海枯见底,总从最险恶处想起?”离渊说。
而且,仿佛这一切都理所当然。
更匪夷所思的是,听者有心,听了这人的话,会觉得他说的是对的。
譬如现在,竟然觉得郑娘子宋书生鸳鸯双死,成全了一生情钟不渝,是个有始有终的好结局。
又觉得郑娘子的死,的确有可能是有心人视人命为棋子,暗设危局,需要放在心上。
他从前明明不会有这些想法。
“我如此看,是因为世事人心一向如此。”叶灼说。
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