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张家偷偷的拿了打火石进空间,在石头垒的灶里点燃枯树枝,坐上瓦罐填上井水。
趁着张家上午无人时,她拿了刀去河边将空间那几条死鱼给收拾了。
她给自己炖了一瓦罐鱼肉汤,里面加了野菜。
这是她穿越而来第一次吃到自己做的饭,没有咸盐,咸盐在王婆子那管着。
可即使没有咸盐只是嚼着没有咸淡的鱼肉,也让她喜极而泣,眼泪噼里啪啦的往下掉。
她以后再也不用饿肚子了,现在就差粟米如何去壳了。
张家有一个石磨盘在仓房里,她倒是可以趁着张家现在用不上先拿回空间用,日后一定要想办法自己整一个。
这石磨盘倒是有点像现代的滑板车,石磨盘用整块石料琢制成的。
盘侧边平直,两端呈圆弧形,平面呈鞋底状。
盘底有四个柱状矮足,石磨盘表面有磨蚀形成的明显凹陷。与石磨盘配套的石磨棒也由砂岩磨制而成,形式规整,呈细长的圆柱状。
这东西磨粟米确实费劲,但聊胜于无,有总比没有强。
一亩地的粟米靠着石磨,也不知道能磨到猴年马月。
这几日她每天忙的脚不沾地,虽累心里却抑制不住的高兴。
粟米碾出第一捧小米时,她嗅着粟米的香味眼泪湿了眼眶。
她用瓦罐加了井水煮了第一碗浓稠的小米粥……那滋味……是她此生喝过最好喝的一碗粥。
自那以后她再没饿过肚子,每天早上在张家喝过小米水,她一定找机会进空间喝一碗粥。
种的青菜胡瓜也好了,不得不说这时候的黄瓜挺小的,但味道却好极了。
空间移栽的野菜、粟米都被她收了放进竹子楼里。
这回她想试试收获的粟米当种子,看看能否可行。
收获的野菜她试过再移栽到土地里,现竟然无法连成片,貌似只有空间外的青菜移栽进来才会连成片。
她很想再去一次集市,想去换个石磨回来,还想多换点种子,也想再看看其他东西。
可上一次出去是侥幸,这一次再跟着恐怕里长知道了一定会找张家的。
算了,万事不急于一时,如今她才九岁,只要现在不挨饿,其他的事情慢慢筹谋。
现在空间里大门两侧的土地,右侧是野菜,左侧是小鸡仔。
围墙左侧面是粟米,围墙右侧是种植的青菜。
围墙后面的地还没有种植,她最终选种植青菜,正好也就把所有种子都用了了。
在她忙碌的期间,张大顺和张大安又去河里抓鱼了,可惜抓到的都是小鱼。
她觉得不是她的运气好,是河里的大鱼很聪明,它们似乎懂得避开鱼笼,而那些小鱼不太聪明才会被张大顺哥俩抓到。
王婆子看着巴掌大的鱼不禁叹气,这要是换了以前能抓到这么大的鱼家里也乐坏了。
可和大丫摸得鱼一比,王婆子就想叹气。
不只是王婆叹气,老张家上至拄拐棍的,下至不懂事的,看见鱼笼里的五六条小鱼,脸上的表情一言难尽。
不过虱子多了也是肉,这鱼不大可也是鱼呐。
李桂香拎着鱼去灶房收拾,今个太晚了只能明天做。
张老汉对着两个儿子嘱咐道“明个该上山拾掇柴火了。”
张大顺哥俩点头“晓得嘞阿翁。”
张老汉问大儿子“差不多就这几天了吧?”
张大顺想了想“差不多嘞!”
张老汉点头“去问问里长哪天去县里嘞?”
哥俩再次应声“晓得嘞!”
路有冻死骨……每年冬天饿死的人不计其数。
穷人家哪有钱财买丝绸羽绒的被褥衣服,只能是存钱买一些纸被来抵御风寒。
村里人每年都赶在夏末开始备柴火、纸被,因为这时候卖的纸被多少会便宜一点。
这东西不禁用,用一冬就没法再用了,剩下的纸被留着,等到来年冬的时候,重新修整一下做衣服。
夏末与秋中旬各村的里长都要去县里,各家选两个人去采买入冬要用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