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都别说嘞,既然老二说去城里行,俺也这么想,那咱们就去试试,人挪死树挪活,没房子没地咱家的确不能坐吃山空。
老大、老二,你俩跟我去一趟里长家,要进城住有啥说道咱们还要去仔细问问里长,婆娘,你就带着两息妇,把咱家这些家当收拾收拾。咱们明个一早搬家!”张老汉边下地趿拉上鞋子边安排事,然后带着两儿子去了里长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王婆子瞅着老头子和儿子走远了,赶忙下地也出了屋子往张小妹家而去。
“阿姐,咱们要去城里住大房子了么?”元宝凑近她眼里带着期冀。
万叶子走过来温柔的摸着儿子脑袋,眼里除了笑意也有那憧憬“咱们明个就去城里,咱们去住大房子喽!”
她点头“是,去城里住大房子。”
元宝开心的拍着小手,又跑到张小米身边拽着她一起蹦蹦跳跳的,看的出来孩子也是懂去城里生活的好处。
李桂香喊万叶子“娣妇,君姑不晓得干啥去了,咱俩先收拾收拾。”
万叶子应了一声,俩人开始忙活收拾东西,好在也没有多少可收拾的东西。
她看着门口的柴火犯了愁,有些后悔当初不应该把家家户户的柴火收进空间。
老话总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快,真要是进了城,她不可能日日出来送柴火的,真是后悔死了。
老话总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快,这倒是真让她犯愁。
不久张老汉回来了,手里拿着路引,回了屋后现王婆子没在,问了一嘴知道出去了也没说啥就回屋子了。
张大顺哥俩一人推了一辆独轮车回来的,万叶子问哪来的?张大安说是借的,要不然这么多柴火没法搬。
忙忙活活,大部分柴火堆在独轮车上,越堆越高,直到实在装不下了才作罢。
灶房里还有很多柴火,张大顺的意思是这两日多回来搬几趟。
王婆子回来时见都收拾的差不多了,又检查了一遍锅碗瓢盆,这些东西张大顺说每个人背点,就不用装独轮车上了。
主要是独轮车上的柴火堆的已经老高了,张大顺推着车子都看不见前面的路。
老两口把家里钱揣好还有路引和户籍。
晚上大家伙煮的粟米野菜汤,这一夜兴奋的张家人都没怎么合眼。
隔天一早天刚擦亮,张老汉的意思到了城里再做口吃的。
准备出时,里长和张小妹带着狗蛋过来了。
张小妹眼泪吧差的直喊王婆子阿母,这给王婆子喊的也直抹眼泪。“闺女,阿母和你阿翁安顿好嘞,你就没事带着狗蛋来城里看阿母啊!”
“嗯,阿母,俺会带着狗蛋去城里看您嘞!”张小妹擦着眼泪很是不舍阿翁阿母突然去城里。昨晚阿母来找她说要搬去城里给她吓一跳,阿翁阿母啥时候有这本事嘞?还能去城里住大房子?听阿母一说她才晓得,原来是她那个从女兰花和城里谈了买卖。
想到这她眼眸瞥向不远处的兰花,这丫头又长高了,竟比村里一样大的孩子长的都高。
咋也想不明白这从女厉害的能和城里人谈买卖,她倒是盼着兰花真要是有本事最好,娘家人好了她和儿子也能跟着借上光不是。
里长和张老汉寒暄了两句,瞧着一大家子这奔着城里去的喜气劲,他这心里还真不是滋味。
没成想这张家还有这么一天,能跟城里攀上关系去住大房子。
心里虽不是滋味,可面上还要热热乎乎的,以后说不准能求到人家张老汉一家的时候。
张老汉有点受宠若惊,这么些年里长可从没对他这么热情过,这心里也开始得意起来,去城里住这可是村里头一份,等村里人都晓得了指不定咋羡慕他们张家嘞!
里长一声“走吧!”,张家人不再停留,挥别了里长和张小妹母子俩,张家人的心情忐忑又期待。
直到徭区渐行渐远,城门近在眼前,张老汉拿出里长开具的暂住路引进了城。
张家人面对眼花缭乱的榆城,心里却不见高兴,反而畏畏缩缩生怕不小心撞到人。
张小米和元宝还是第一次看见人的衣服可以穿的那么好看,那些人穿的衣服都没有补丁。
两个孩子低头看看自己的衣服,浑身上下都是补丁,脑袋就跟鸡窝一样。
兰花姐穿的衣服和她们一样,可只有兰花姐的头像城里人一样。
城里人不说穿的多富裕,但比起张家人的破衣喽搜埋了巴汰是体面多了。
自然城里人经过他们身边时,那眼里满是嫌弃。
张老汉和张大顺父子俩此刻满头冒汗,那是打骨子里得害怕,他们只想快一点到家,不想再被城里人当猴子一样观看着指指点点。
就连到了新家时他们都无心欣赏,而是一屁股跌坐在院子里大口喘着气,显然这一路吓坏了。
她只能和小米先把散落一地的锅碗瓢盆放进灶房,等着这些收拾好了,那边张家人也缓过来了,有了心情欣赏这大房子。
一声声惊叹,小心翼翼触摸生怕摸坏了哪一处,却又忍不住仔细的感受着手下的触感。
一辈子也没真实的摸过这样的房子,连黄泥的土墙都磨的那么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