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家的工厂生产了两种传呼机,一种是数字显示,只能显示数字,得配合说明书使用;还有一种就是汉字显示,支持汉字和字符,可以直接显示中文短消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种传呼机功能不同,价钱差距也挺大。
因着是李家麟的电器店需要,他就给了个实价。
数显的每台七百,汉显的每台一千二。当然,这只是机子的价钱,要想投入使用,还得交入网费和月租费以及通话费。
南平县邮电局的传呼机不多,价钱也贵,听苏秀秀说只有汉显,一台加上入网费就要三千五百多,他们运回去只按两倍价格销售,也大有赚头。
李家麟和黄丽商量了一下,各要了五十台试试水。
这批传呼机运回南平县,至少能给春风带来近十万的利润,分到黄丽的手里就有五六万。
黄丽很满意,李家麟也很满意,李表哥也满意。
虽然他家大业大,这点儿只够他塞牙缝,不过蚊子腿再小也是肉,第一批能卖出去,以后就有更大的市场需求。
李表哥给黄丽留了张名片,让她有需要时直接电话联系。
黄丽付了钱,约定好李家麟明天早上来取货,几人就打算回酒店。
李家麟去开车时,黄丽现街边半躺着一个衣着朴素的老太太,被太阳晒得脸颊通红,整个人就快陷入昏迷状态。
黄丽和林宏明飞奔过去,把老太太扶起来:“大娘,你怎么了?”
老太太迷迷糊糊地看了她一眼,嘴里嘟囔着:“我渴得很,我要喝水。”
黄丽听着这熟悉的蜀省口音,立马着急起来了,她用方言喊道:“大娘,你莫睡,你快起来,我们到边边去,这儿太阳太大了。”
林宏明去旁边的副食店买了些水和面包出来,两人把她扶到商店檐下,给她喂了点水。
老太太应该是渴了很久了,抱着水瓶就大口大口地吞咽,差点被呛到。
商店里的一个中年人出来看着他们,皱着眉头叽里咕噜的说着话,一脸的不耐烦,手还不住地往外挥。
黄丽和林宏明虽然听不懂他的话,但看他的表情,想来也不是什么好话。
林宏明和黄丽扶着老太太到李表哥的门市部坐下,等老太太冷静下来,才轻声问她:“大娘,你啷个一个人坐这儿呢?你屋娃儿呀?”
老太太眼里流出浑浊的泪水,表情变得特别委屈:“我刚刚出来找我幺儿,一个开三轮的把我拉到这儿就甩了,那个砍脑壳的还把我的钱抢完了。”
“我想找人问路,结果这些人听不懂我说话,我也听不懂他们的话。”
老太太年纪不小了,有个六十多岁,既不会说普通话又不会说当地方言,遇到这种事又害怕得很,又急又气,再被这烈日一晒,就倒在路边了。
老太太的眼泪哗哗地流淌着,让黄丽十分不是滋味,柔声安慰她:“大娘,你别怕,我也是蜀省人,咱们是老乡,我们送你回去。”
老太太听他们说要送她回去,顿时松了一口气,“我住在萝卜村。”
萝卜村?
有这么个村吗?
李表哥站在他们旁边听了半晌,一脸茫然,他一句也没听懂。
“袁老板,这儿附近有萝卜村吗?”
袁老板眨眨眼,有些不确定地说道:“萝卜村没有,不过有个罗湖村。你们想去罗湖村?”
这俩人才出门就捡了个老太太进来,也不知道这老太太是不是骗子?
李家麟开着车过来,按了两声喇叭,林宏明走出去和他说明情况。
李家麟看了看慈眉善目又哭得稀里哗啦的老太太,动了慈悲心肠,“林哥,走吧,我知道罗湖村在哪儿,我送你们去。”
正好,他也好久没见过他姑姑了,今天就顺便去看望她老人家。
到罗湖村里,李家麟把车开到他姑姑家门口,正巧看到他姑姑和一群女人在门口聊天。
“这儿我来过,我就住这边”老太太很激动,立马就去扒拉车门。
李姑姑眯着眼睛瞅了一会儿,看到李家麟身后的老太太,立马就激动地跑了过来。
李家麟看到他姑姑这么热情,正打开双臂打算和他姑姑拥抱一下,她却径直从他身边掠过,扑向后面的老太太。
李姑姑店里有两个蜀省的员工,所以会说一点儿带着粤式腔调的蜀省方言,“冯老太太,你去哪儿了?曼妮找你都快找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