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墙外,朱莉看了眼里面他们吃的平平无奇的波士顿龙虾和蒜蓉扇贝之类,她拉着爸妈走了,“再看看有没有别的店。”
转头时她眉心挤在一起,菜咋能做的那麽平平无奇。她又不舍地回头看一眼,好馋这个店面。
除了这三家店,其他店都无法入眼了。
这家最满意的是无法拥有了,另外两家,价格相差很大。
明珠小区的三个门面,租金一月两万三,一年一付。他们自己万里小区的,两个门面的,一月一万,半年起付。
不用算了,肯定是自己小区的,她也只支付得起自己小区的。
半天时间都不到,朱莉就和老板打电话决定租下这个店面了,和老板好说歹说,降到九千八。房东一月少收两百,半年就是一千二,损失一千二那已经是割了他身上最大一块肉了。
朱莉一月少付两百,半年一千二,省下来能多买一张桌子了。
约定好七号签合同。
就在今天早上,朱春华和刘敏秀还在车站送小孩和老娘呢,下午几个小时就把店铺定下来了。半天时间,完全意想不到的发展。
朱春华对女儿的安排不发表任何意见。
刘敏秀在家里就有些坐立不安,每天打包卖盒饭进账自然是高兴的,一下子支付出去将近六万元,後续还有装修钱,她需要时间消化。
当然,她不否定女儿这个决定。
没她自己做主开外卖厨房卖盒饭,这些钱一分都不会赚到。
朱莉见妈妈这个房间里转转,那个房间转转,“妈,你沙发上坐着歇会儿,回来就没停过,地板再擦上面那层蜡都要擦光了。”
刘敏秀抹布换了面继续埋头擦,“怎麽着也是大事,我干活消化消化。”
朱莉觉得老妈就是现在在厨房打包习惯了,生活刚刚趋于稳定,就怕出现什麽变化。她得再带老妈出去刺激一下。
老是一成不变的生活就会害怕变化,时不时刺激下就习惯生活随时随地的发生变化了。
老妈不是要买支口红嘛,去商场买支口红,找点事转移注意力,少放点心思在这六万块钱上,多花点心思在自己身上。
刘敏秀以为是女儿要去买什麽东西,没人陪着,她背上斜挎包就走了。
朱春华去菜场买菜,商场他去了眼睛都不知道往哪放,没一处感兴趣的。相比之下更喜欢上次去的大家具城,叫宜什麽来着。
假期倒计时,地铁站到处都是拖着行李箱的年轻人。
地铁站上,每个拖着行李箱的年轻人面色都是暗淡无光的。
快到他们下的站时,刘敏秀拍拍站在她旁边,拖着一行李箱,手上又拎着大袋子的姑娘说:“坐这里,我这站下车。”
“谢谢阿姨。”姑娘把手上的大袋子放到座位上,活动了下肩膀,长吐出口气,累死她了。
因为抢不到票,只买了站票,挤在火车狭窄的过道里。节假日返程大家都抢不到票,过道里能有个站的位置都不错了。加上每个人挨得近,陌生人身上的烟味,口臭味,戴上口罩都挡不住。
好不容易下了火车,还得坐五十分钟地铁才到出租屋。
冷冰冰的城市,遇到个阿姨专门给她让座,那是很温暖的事情。足以消除赶路一半的疲劳。
朱莉和老妈到商场一楼柜台,刘敏秀记得自己中午是说过要买支口红的,但明天要有大笔支出,她就犹豫了。
朱莉问老妈喜欢什麽颜色。
“我……嗯……红色。”刘敏秀支支吾吾,口红不都是红色吗?
她对口红的印象还保留在十几年前。
刘敏秀实际年龄也才四十六岁。看到人家同龄人直挺挺的腰板和没多少皱纹的脸也是羡慕的。
没尝试的时候有些犹豫,待店员用了根棉签蘸上口红给她涂上嘴唇後,照着柜台上的镜子,刘敏秀抿了抿,弯起嘴角,“这个红的还挺好看。”
“阿姨,这款是我们最经典的哑光正红色,颜色很适合您,您看您涂上去整体更有气色了。我觉得比您自己那款更提肤色,更显成熟的气质。”导购抓住时机,面带着标准化微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