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宗门外,层峦叠嶂,如我们,一头扎入群山之间,翻山越岭,没有官道甚至连山间小路都没有,那些人想找到我们这些新入门的外门弟子,并不容易。”
的确是这个道理。
他们前七天就没碰到劫道的。
直到今天。
算他们倒霉!
好在距离小寒山仅剩下两天路程,应该不会再出意外。
……
众人聊着。
亲近不少。
大家是同一期进仙门的弟子。
又是同一个外派任务。
前面同行七日。
今天生死与共。
那什么‘吊桥效应’,在修仙界同样适用。
众人亲近。
聊得尽兴。
于言忽然问祁胜:“祁兄是哪一年出生?”
祁胜回忆一下:“宝义六年,二月。”
宝义是大越十几二十年前的一个年号。
宝义六年。
距今十八年。
祁胜今年其实才仅18岁。
于言道:“我是大魏文德四年,跟祁兄同年,不过月份小些,四月份出生。”
“从门内论,达者为先。”
“祁兄无论是修为还是实力都胜我太多,一声‘师姐’实不敢当。”
“从私下论,祁兄大我两月,理应为兄。”
于言又问冯清、鞠英跟柳蓉蓉的出生年月。
最终。
几人排序——
鞠英第一。
祁胜第二。
冯清第三。
于言、游芷第四。
柳蓉蓉最末。
六人便依年龄定下高低,也不再叫师兄师姐师弟师妹什么的,当时就排了一姐二哥三哥四姐五妹小妹。
称呼一变。
愈显的亲近。
柳蓉蓉自来熟,张口就叫于言作‘四姐’,好奇她那‘赶山鞭’:“那宝贝,真厉害!”
于言心高气傲。
瞧不上柳蓉蓉。
此次把她算进来,纯粹是给祁胜的面子。
不过。
哪怕心里不喜。
她面上的功夫却无可指摘。
一听柳蓉蓉提起‘赶山鞭’。
二话不说,就取出来。
“这是我晋升外门时,一位杂役前辈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