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摆脱这恶心的防御战了,现在是时候让那些胆敢觊觎帝国领土的意大利杂种见识一下真正的铁血了!
全军出击!”
“皇帝陛下万岁!
为哈布斯堡荣耀而战!”
1914年6月15日。
这一天,赫岑多夫将军与斯维托扎尔司令官翘首以盼的日子终于到来。
在他们的命令下,奥匈帝国军队挥舞着曼利夏步枪、冲锋枪与轻机枪,越过战壕和铁丝网,向意大利军队发起了全面进攻。
如今,奥地利的敌人只剩下意大利一个,为了彻底解决这个宿敌,奥军几乎倾尽可用的全部兵力投入战场。
为了证明他们的决心,甚至连原本用于海岸防御的斯柯达420毫米榴弹炮也被拖上了前线,对意大利军队展开了猛烈轰炸。
“塞克特,开始进攻。”
“是,马肯森司令官。”
而且,这次奥匈帝国不再是孤军奋战。
德国军队在此役中一同参战,军队由最近因奥古斯特·威廉王子与次子之间过分亲密的友谊问题而感到不安的马肯森元帅,以及他那永远的搭档,汉斯·冯·塞克特共同指挥。
与他们并肩作战的还有保加利亚军队。
“公爵阁下!
奥匈军正在从特伦蒂诺方向发动进攻!”
“现在真正的问题不是特伦蒂诺!
德国人已经过了伊松佐河!”
不同于此前奥匈军与意军在陡峭的阿尔卑斯山北部与特伦蒂诺一线苦战,德国军队选择了地形较为平缓的伊松佐河流域进攻。
伊松佐河贯穿意大利与斯洛文尼亚的边境地带,该地早已被奥匈帝国要塞化。
因北方的特伦蒂诺地区突出于意大利境内,战略意义更重,因此意军在伊松佐方向上始终保持防御态势。
轰!
轰隆!
!
“是战舰!
协约国的战舰正在炮击我们!”
“意大利皇家海军到底在干什么?!”
然而,那样的局势到今天为止便宣告终结了。
在东线对俄国军队大杀四方、战斗经验飙升的德国军队,在海军火力支援下,仿佛也在借此发泄对王子之事的不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无情地碾碎着意军的防线。
而本应前来支援的意大利海军,却因在西西里遭遇协约国舰队的重创,如今连罗马外海都难以守住。
“唉。。。。。。”
对意大利而言,这是一场历史的重演,卡波雷托战役(第十二次伊松佐战役)的噩梦再临。
而只知让数十万大军“冲锋、再冲锋”
,却毫无战果的意大利总司令路易吉·卡多尔纳,面对被敌军压得漆黑一片的战线,只能吐出一声绝望的叹息。
他的思维早已崩溃,双眼空洞到不知在看向何方。
“司令官阁下,特伦蒂诺方向请求支援!
奥匈军的兵力太多了!”
“渡过伊松佐河的德军正率先遣坦克部队向乌迪内推进。
阿奥斯塔公爵请求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