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在绣阁门口顾朗熙说的那句话顿时让薛昭华炸了毛。
“你才脸红了,我脸红什么!”
可顾朗熙却并没有说话,只这么静静的看着她。
薛昭华分明瞧见他眼中的笑意,唇角依旧是那是有若无的笑意。
想起手上的温热和扑鼻的松木香,她慌了神,转身又走进屋内。
“我没有!”
她又重复了一遍,关上了门。
薛昭华三下五除二将碗里的饭吃完,放下碗筷站起身来,“我吃好了,你们慢慢吃。”
说罢,转身离开。
薛昭怡和薛昭妍面面相觑,有些摸不着头脑。
饭后,薛昭华坐在石桌旁,单手撑着下巴看着庭院中的陈设。
薛昭妍脚步轻轻的走来,缓缓坐在薛昭华身边。
“想什么呢?万里江山图交付了,不高兴?”
薛昭华目光看向她,眼神中带着坚定,“我想招绣徒!”
这是她一直想做,却没有机会做的事情。
如今这江山图已交付,有了一笔启动资金,她也想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
“招绣徒?”薛昭妍感到有些震惊。
不过细想下来,绣坊中唯独只有三娘一人绣技高超,大姐姐和自己绣技不精,唯有做饭,贩卖这些小事上能帮得上忙。
找几个绣娘来帮忙,确实能让三娘轻松一些。
“那我明日去贴上告示。”薛昭妍想了想又道:“开多少月钱合适呢?”
谁知薛昭华却摇了摇头,“不是找绣娘,而是去找一些十岁以上的女孩儿,我来教她们。”
闻言,薛昭妍却不解,她四下瞧了一眼顾朗熙二人都不在,才开口低声:“你每日做绣品的时间都不够,如今要教顾公子制茶也就罢了,再招些小绣徒进来,可不是要给你增添负担?”
虽说现在不愁吃穿,可这都是三娘一人日夜辛苦得来,怎能又要做这些费时费力的事情。
薛昭华神情认真,并无半点玩笑之意,“在这陵川县,有多少像我们这样父母早逝的孩子,就算没有,那些重男轻女的家里,女孩子的日子并不好过。”
“他们男儿自小便可以上学堂,读书习字,只为考取那不知何年才能中榜的功名。而女子却只能在家中劳作,直至出嫁,就算是到了夫家,也是洗衣做饭。”
“若是夫君是个好郎君,日子过得也不算清苦,若是碰上个混不吝的,岂不是要一辈子困死在那儿了。”
“能让她们学得一个技艺傍身,将来能自给自足,不必再看人脸色,岂非更好。”
她说的这些,并非是陵川县一处,整个大景都是如此。
她若有能力,她希望整个大景的女子都能够自给自足。
薛昭妍没有想到薛昭华有这样的见解,心中俨然欣慰。
她笑着抚上薛昭华的手,“好,我去找大姐姐来,她也一定会支持你的。”
“嗯!”薛昭华很高兴二姐姐能够支持她。
“不必了,我都听见了。”
薛昭怡忽然出声,从绣阁内走出来,她笑着看向薛昭华,“放手去做吧,有大姐姐和你二姐姐在,我们永远在你身后。”
这些年的任何事情都是薛昭怡在帮她,论说劳心劳力,必然是大姐姐要比她们做的多得多。
可似乎无论是什么事情,大姐姐都会支持她。
门外,顾朗熙收回视线,敛住眸中神色,转身离开。
章丘跟在顾朗熙身侧,不禁感叹,“没想到这薛三娘有这样的胸襟,当真是小瞧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