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只要再努力一段时间,日子就会好起来的。
等把二姨的钱还上,把弟弟妹妹接回来,他们一家人就能团聚了。
这时,隔壁桌传来一阵笑声。
林巧云转头看去,是几个穿着体面的年轻人。
他们说说笑笑,完全不在意饭菜的价钱。
林青松也注意到了,低下头继续吃面。
但林巧云看得出,他的动作变得更加小心了。
“青松,”她轻声说道,“总有一天,你也能像他们一样,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林青松抬起头,眼睛亮晶晶的:“姐,我知道。所以我一定会好好读书的。”
开学那天,林青松穿上新背心,背着韩二婶缝的书包。
新书包虽然歪歪扭扭,但在阳光下,线脚处的针脚显得格外认真。
“饭盒里是枣糕,还有鸭蛋。”
林巧云帮他整理衣领,手指有些发抖,“坐小毛驴车去吧,别走路。”
看着弟弟坐上小毛驴车,林巧云在原地站了许久,直到小毛驴车消失在拐角,她才转身往地里走。
地里热闹得很,割稻的,打谷的,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赵韩财站在地头,一边擦汗一边吆喝:“今年粮赋交够了!还了一半饥荒!”
“鸭子九月上交,一家能分十块钱!”有人在田埂上喊。
“林老四别嚷嚷了,攒钱给你儿子娶媳妇吧!”又有人打趣道。
林巧云蹲在田埂上拔草,听着大伙叽叽喳喳。
太阳渐渐西斜,她数了数今天的工票,八个,比昨天多了一个。
回到家,她匆匆冲了个澡,又洗了一堆衣服。
头发还湿漉漉的,她不由得想起未来那边的吹风机,轻轻一按就能吹出暖烘烘的风。
可老宅连电都没通,这些想法还是省省吧。
她叹了口气,收拾好东西,带上新摘的菜和自家做的饼,再用两个鸭蛋穿越到了未来。
从包里摸出关机好几天的手机,林巧云深吸一口气,按下开机键。
刹那间,手机疯狂震动起来,未接来电和短信提醒接连不断涌入,吓得她手忙脚乱地关掉声音。
“这小东西。。。。。。”她苦笑着摇头,即便来未来这么久,还是不太习惯这个神奇的物件。
在计划年代,要打个电话还得跑去邮电所排队,运气好才能打通。
短信大多来自秦巧芬,问她去向,询问是否要去上工,还提到秦姐想买她的有机菜。
“有机菜?”林巧云琢磨着,“大概就是我种的那些农家菜吧。”
想起上次李爷爷李婆婆夸她种的菜比超市大棚菜有味道,她嘴角微微上扬。
手指在键盘上按动:“我出来了。”
发送完这条简短的信息,手机立刻响起来。
“林巧云!”秦巧芬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几分埋怨,“这些天你都去哪儿逛了?电话也不接!害得我担心死了!”
“对不起啊。。。。。。”林巧云语气带着歉意,“我没看到。”
“山里信号不好吧。”秦巧芬倒是理解,声音软了下来,“等会去水巷夜市见?我马上下班了。”
“好啊。”林巧云笑着答应。
挂了电话,她心里美滋滋的。
这手机确实是个好东西,要是计划年代也有该多好,就不用整天担心联系不上青桐巧月了。
换下沾满尘土的衣服,拆掉束得紧紧的辫子,林巧云对着破旧的镜子整理了一下仪容。
镜中的女子虽然朴素,却有种特别的气质,像是横跨两个时空的蝴蝶,在不同的世界里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