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卧里的陈设简单却整洁。靠墙摆着几个书柜,上面整齐地码放着各种教材和参考书。
窗边放着一张写字台,台上堆着作业本和试卷。
靠窗还有一张小方桌,桌上放着一个儿童水杯,杯身上画着可爱的卡通图案。
慕容惠在写字台前坐下,轻轻抚摸着桌上的作业本,开始讲述收养巧月的经过。
原来那天,林正和赵银珠带着巧月来找她,说是远房亲戚家的孩子,父母双亡,想请她帮忙照顾。
慕容惠当时刚失去自己的孩子不久,看到巧月可怜,就答应了下来。
“他们要了五百块钱安置费,说是给孩子买些日用品。”慕容惠的声音有些哽咽,“我当时还觉得他们挺负责任的,想着给孩子准备东西。。。谁知道。。。”
林巧云的心越来越沉重。她没想到林正和赵银珠如此卑劣,不仅卖了孩子,还多次上门敲诈。
“后来他们又来了好几次,说什么孩子生病要钱,上学要钱。。。”
说着,她起身走向角落里的老式柜子。
柜子上的漆已经有些剥落,显然年代已久。
慕老师打开抽屉,从里面取出一叠泛黄的纸据,手微微发抖:“这是他们写的保证书和收据。”
林巧云接过那些纸据,目光在上面逐一扫过。每一张收据上的字迹都像是一把利刃,狠狠地刺痛着她的眼睛。
三百六。。。。。。两百多。。。。。。整整六百块。
这些数字在她脑海中盘旋,让她心口发闷。
窗外传来几声鸟鸣,却衬得屋内更加沉寂。
那对狠心的夫妻,连这种事都要说谎骗人。
门外传来脚步声,司老师匆匆赶了回来。
他身上还带着教室里的粉笔味,衬衫的袖口微微卷起,显然是刚下课就赶回来的。
司老师和慕老师都是知识分子,身上带着浓浓的书卷气。
但此刻,司老师的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戒备。
林巧云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述一遍,司老师的表情逐渐柔和,最后只是沉默地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巧月,过来。”慕老师轻声唤道。
小巧月从房间里探出头来,怯生生地看着这一屋子的人。
她穿着一条鹅黄色小裙子,头上扎着彩绳辫子,看起来比在林家时精致多了。
“你之前养父母的名字还记得吗?”慕老师蹲下身,轻声问道。
“那个爹爹叫林正,那个后娘叫赵银珠。”小巧月的声音很小,说话时还不自觉地往慕老师身后躲。
她的小手紧紧抓着慕老师的衣角,仿佛那是她最后的依靠。
林巧云心头一紧。那声“那个”,分明是把林正和赵银珠当成了外人。
她看着小巧月躲闪的眼神,心里泛起一阵酸涩。
“你上一个家里的兄弟姐妹还有印象吗?”慕老师又问,声音轻柔得像是在哄一只受惊的小鸟。
小巧月偷偷瞄了林巧云和林青松一眼,声音更小了:“二哥叫林青桐,大哥叫林青松,姐姐叫。。。。。。”
她说不出林巧云的名字,但目光却一直追随着林巧云。
那双清澈的眼睛里,似乎藏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林巧云蹲下身,轻轻拍了拍自己的后背:“小巧月,要不要姐姐背你去割猪草?”
这句话像是打开了某个尘封已久的记忆匣子。
林巧云轻轻哼起了儿歌:“夜来香绽放十八岁,二五六,二五七。。。。。。”
歌声在安静的客厅里回荡,带着几分怀念,几分伤感。
小巧月的眼泪突然涌了出来,像断了线的珠子一般。
她扑进林巧云的怀里,小小的身子不住地颤抖。
这一刻,林巧云感觉自己的心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住了。
她抱着小巧月,感受着这个小小的身躯在自己怀里颤抖。
多年前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时候,她也是这样背着小巧月上山,一边干活一边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