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N市清晨时间紧迫。
郭怀铮一夜未眠,查到了吴晓燕的住址紧急联系人应该是她母亲刘芳芝。
他立刻起身赶往纺织厂家属楼,站在302敲响了房门。
“谁呀?”一个虚弱的女声从屋内传来。
郭怀铮调整语气尽量温和“您好我是吴晓燕的朋友,过来看看。”
与此同时数十里外的靠山屯儿,晨雾尚未完全散去。
村口那棵歪脖子树下已经支起了简易的摊子,上面摆着听诊器还有用油纸裹好的草药等
旁边立着块硬纸板,上面几个大字:“下乡送温暖——免费义诊”。
苏明丽穿了白大褂头发利落的挽成髻,张蓓蓓则整理着衣角让自己看起来“专业”点。
庄稼人起得早,扛着锄头下地或者端着碗蹲在门口喝粥的村民,很快就注意到了她们的摊子。
却没人主动上前。
谁知道这两个年轻姑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免费?天底下哪有掉馅饼的好事!
时间一分一秒日头渐渐升高。
除了几只胆大的土狗凑近闻了闻又跑开,摊位前依旧冷清。
张蓓蓓小声嘀咕:“明丽他们怎么光看不动啊?不会把咱们当骗子了吧?”
“不急。”苏明丽目光落在远处抱着孩子的妇女身上:“免费就总会有人来的。”
果然没过多久,大概是因为孩子的咳嗽声实在揪心,那个妇女咬了咬牙走过来。
怀里的孩子咳得脸通红,上气不接下气。
“大妹子,孩子不舒服?”苏明丽主动迎上去声音柔和。
那妇女看了看她,又看看桌上的药瓶小声说:“咳好几天了,晚上闹得厉害……”
苏明丽带上听诊器认真检查:“问题不大就是感染风寒。”
随后从桌上拿起止咳糖浆:“喝这个每天早晚一次,过几天应该就好了。”
那年轻妇女千恩万谢,又确认了一遍“真不要钱?”这才揣进怀里,匆匆抱着孩子走了。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原本在远处观望的村民们胆子也大了起来。
“哎,竟然真看呢!”
“还给药了,没要钱!”
人群开始骚动,村民们渐渐鼓起勇气围拢上来。
“大夫,俺这腰啊阴天疼得直不起来!”一个满脸皱纹的老大爷拄着拐杖凑上前。
“俺头晕,好几天了…”
一时间,摊位前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苏明丽忙碌起来:听心肺、处理外伤、施针……手法娴熟很快就赢得了村民们的初步信任。
张蓓蓓起初有些手忙脚乱,但很快也适应了角色帮忙递送药品,还能跟排队的婶子们打听家常。
“大娘您这手上的口子得注意别沾水啊,不然容易发炎。”
“叔,这草药回去记得按时熬水喝。”
义诊持续进行着,苏明丽没有忘记此行的核心任务。
在给大爷针灸时,她貌似随意的提起:“村里人看着挺和善,平时邻里关系应该不错吧?”
老大爷一边感受着腿上酸胀的针感一边回答:“嗯,乡里乡亲的都还行。”
“就是…前些年那个三蛋子脑子不好使,总惹事大家伙儿都烦他。”
“三蛋子?”苏明丽面上不显,“哦?他怎么了?”
“还能怎么”老大爷撇撇嘴,“时不时抽疯呗!脱光衣服到处跑,又去砸人家窗户…”
然后话锋一转,“前阵子这小子突然不见了,倒也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