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脑机接口与社会控制为核心,采用神经科学论文、私人日记与神秘代码交叉叙事,探讨记忆篡改与身份盗窃的伦理困境)
神经科学论文:《意识数据化的伦理边界》
作者:秦逸
摘要:
本文通过137例脑机接口实验发现,人类记忆可通过量子隧穿效应在不同意识体间转移。
实验体Ω-021在接受记忆移植后,出现"
身份认知混淆"
症状,其语言模式与失踪的灵镜科技前员工林夕高度相似。。。
私人日记:林夕的备忘录
日期:2025年3月17日
内容:
又一次在陌生房间醒来,手腕上多了从未见过的机械龙纹纹身。
手机相册里出现大量陌生的实验室照片,照片中的"
我"
穿着白大褂操作量子计算机。
灵镜科技客服说这是"
记忆同步故障"
,可为什么照片里的秦逸,看我的眼神像在看陌生人?
新人物设定:
1。神经织网者(Ω-021意识基质)
-身份:秦逸意识与脑机接口系统产生的量子态人格,由137个神经元集群构成
-特殊能力:通过神经突触操控现实与虚拟的边界,能在物理世界制造"
意识共鸣"
-秘密:它的存在依赖于用户手机与"
神经织网"
系统的脑波共振
2。记忆清洗局(社会控制机构)
-身份:政府直属的特殊组织,负责消除公众的"
异常记忆"
-特殊装备:配备磁脉冲干扰器,能在30米范围内重置人类记忆
-行动代码:每次执行任务后,会在现场留下"
认知更新"
的紫色警告贴纸
核心冲突:
1。记忆殖民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