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秦时纪事 > 53 典雅娴静(第2页)

53 典雅娴静(第2页)

她若再不来,最后一瓮泡好的豆子也要上磨了。

秦时哪怕早已猜到,此刻看了一缸又一缸的生豆浆也震撼到了。

她今日若不来,恐怕没人敢催,这些浪费了也就真浪费了。

于是赶紧说道:“豆浆都先用麻布滤过,然后煮了吧。”

“煮时把浮沫舀掉即可,待沸腾后再多煮一阵子。”

已经够多了,最后一瓮豆子就别磨了,发豆芽吧。

等发出来了再用如今的醋炒个醋溜豆芽,夏天吃正开胃。

她一声令下,整个宫厨的人分成几组,迅速就开始动作起来。

而秦时也见到了上次那位会做酒曲且酿酒的厨工九麦。

对方正殷勤看着她,显然期望再次得到重用。

秦时也不负厚望,此刻伸手招对方前来:“辣蓼草酒曲可做好了?”

“回贵人,已得了五十枚!

白毛绒绒,皆未做坏,正当用!”

有经验的人成功率就是高,秦时于是点头:“那,取一枚来温水化开,再舀几瓢麦粉来,将这些温水按不同量加入。”

九麦一愣:“秦君是要做汤饼么?厨工藿善做汤饼。”

厨工藿是一位年约二三十的妇人。

她的头发被冠巾包裹,个头不高,且有略微的驼背。

手腕也是细拎拎的,并不壮硕,倒是贴切名字,藿,豆苗。

但唯独一双手,虽黑黄,却修剪的很是整齐干净,且手掌宽大,手背青筋暴起,想来很有力气。

藿本来正在准备熬煮豆浆,听到贵人传唤,立刻前来。

秦时看她拘谨,忍不住笑了笑,随后才道:“跟平常一样揉麦粉即可。

只是分成不同的麦饼,揉好后放于大碗,上覆湿布。”

“记好酒曲用量,半个时辰后,哪一块面饼约是之前两块大,日后就选用那个用量。”

若说别的,藿可能有些做不好。

但她从小就揉麦粉,大王许多次汤饼都是她亲手做,此刻便郑重应下。

又努力记住秦时说的做馒头,做包子等,察觉到是新吃食,心中同九麦一样,立刻生出密密的欢喜来。

太官丞朱葵在一旁听着,也是眉飞色舞,日渐圆胖紧绷的一张脸上尤其生动。

这边细细记一下秦君所说的红糖煮豆浆,那边儿又慌忙命人备下石膏与盐卤,预备待会“点豆腐”

再看秦君,对方身着上造丝衣,胸配玉璜,头戴冬神黄金冠,好一番贵女气派!

尤其脚上所踏那一双珍珠鞋履,走动间,硕大莹润的珍珠在裙摆处若隐若现——那可是宫中夫人都未曾得过的大珠啊!

他诚心诚意侍奉着,仿佛见到有朝一日自己也会被提拔成太官令,到时统管整个咸阳宫的宫厨……

哎呀!

不敢想!

只好越发尽心尽力,一丝不苟的执行着。

而秦时看了一会儿,发现为求大王满意,此刻的厨工们绞尽脑汁,很会举一反三,因而提了几个要点后,她也带着众人离开了。

赤女还欣慰道:“秦君如此便好,凡有秘法,令宫厨钻研即可,不必事无巨细讲解,实在太辛苦了些。”

秦时也点头,心说以前怕他们食古不化墨守成规,因而不讲透彻他们就不敢冒险。

但如今么……

只能说,是她小看了古人的勤谨与智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