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三国之龙徒 > 第278章博望坡(第1页)

第278章博望坡(第1页)

三天之后,公孙续率领大军到了长安。

此时天子和袁绍逃到了郿城,董承与马腾也赶到了那里。

公孙续没有急着追赶,只是让幽州铁骑缓缓的跟着,给他们施加一些压力,但却并不逼得太紧。

长安是大城,西汉时期最繁华的地方,尽管光武中兴定都洛阳,但长安没有衰败,此次未经战火,保留了许多宫殿,让公孙续很满意。

与历史同期相比,长安要繁华很多,未经过李傕、郭汜的统治,人口也要多很多。

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加上在渭河两岸,只要水利工程能够跟上,庄稼无论旱涝都能保丰收。

以前的官员只要没有劣迹的,公孙续便继续任用,同时他采纳了郭嘉、戏忠的意见,恢复雍州。

潼关以西、散关以东、萧关以南、武关以北为雍州,除了左冯翊、右扶风、北地、京兆等四郡之外,又增设了上庸、魏兴、汉中三郡。

贾诩为雍州刺史,徐荣为雍州校尉,张济是京兆尹。

北地、左冯翊、右扶风太守,及各处官员,由刺史府举荐、招募使用,同时各大书院派遣一些学子任县令及县令府官员。

徐荣非常高兴,因为公孙续给他雍州校尉的职位并非是虚职,是能够统领兵马的。

而且公孙续告诉徐荣,他和贾诩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计划收回雍州三郡,即魏兴、上庸和汉中。

下一步长安的兵马又兵分两路,一路公孙续和于禁亲自统领,攻打凉州。

另一路,将由徐荣和贾诩统领,攻打汉中。

公元202年,即建安七年,十月。

魏王公孙续占领了长安,大汉天子刘协与朝中重臣,及秦王袁绍退到了郿城。

消息传出,整个北方群情激昂,许多官员、世家子弟、客商、百姓都已经在喊公孙续乃真命天子,大汉气数已尽。

劝公孙续称帝的呼声在各州都涌现出来,许多学子都写了劝进表。

两个月时间便攻破了长安,魏军的兵锋何人能挡?

南方的四大诸侯吴王孙坚、楚王刘表、蜀王刘璋和汉中王刘备,得到消息之后皆震惊不已。

他们实在难以接受,袁绍这么快就败了,尤其是孙坚和刘表。

魏军兵分三路,每一路都是二十余万,他们都能挡住,长安有潼关之险,怎么这么快就败了?

震惊之余,他们马上意识到,魏军如果全力攻打,他们实在难以支撑,不能再互相防范了。

假如刘表守不住荆州,那么魏军两面夹击,水陆并进,很快就能够攻破江东。

同样的道理,如果孙坚守不住庐江、豫章,魏军兵分三路,同时攻打江夏、长沙,以及南阳,刘表又能守多长时间呢?

这个时候怎么能再勾心斗角呢?孙坚指着长江盟誓,刘表面对汉水盟誓,永不攻击盟友。

于是两人立刻下了命令,刘表撤走了长沙南郡的兵马,驻扎在襄阳、新野,准备随时援助南阳。

孙坚撤走了豫章的兵马,准备坚守庐江、丹阳和吴郡。

江夏黄祖的水军,随时可经过柴桑,增援孙坚。

这一下南阳和庐江兵力增强了许多。

征南军。

在鲁阳、叶县集结完毕之后,开始向南阳进兵。

长安的消息让他们振奋,让所有将士都充满着战意。

主公势如破竹,他们也要打出魏军的气势。

太史慈、田豫下令,许褚、武安国、韩猛率领三万兵马为先锋,杀向宛城。

荀攸建议,主簿诸葛亮任先锋军的参军校尉,随军前行。

这段时间,诸葛亮的才能得到了荀攸和董昭的认可,他们对主公孙续更加佩服,果然是慧眼如炬。

诸葛亮将来肯定是大才,现在需要的是历练。

“许将军,前方地势险要,山谷狭长,林木茂盛,不可贸然入内,如若遭遇火攻,我军必败。”

诸葛亮看着前方博望坡的地形,提醒许褚说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