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重生1983年当富翁漫画下拉式 > 第2章 卖粉(第2页)

第2章 卖粉(第2页)

"来,以后天天来!"卓西度擦着汗承诺。扣除成本,他今天净赚约元,虽然不多,但验证了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接下来几天,卓西度逐渐摸清了规律:早上六点到八点是黄金时间,工人们上班前要吃早餐;中午十一点到一点也有需求,但竞争更激烈,已经有三个盒饭摊在那里扎根。他决定专注早餐时段,每天准备斤米粉,目标卖出o碗。

第五天早上,意外生了。卓西度刚摆好摊,两个穿蓝色制服的人走了过来:"有营业执照吗?"

卓西度心里一紧。前世记忆中,年的深圳对个体经济政策尚不明朗,很多小贩都是无证经营。"同志,我刚来深圳,正在办"

"无证经营要罚款o元。"一个城管严肃地说,"或者没收经营工具。"

卓西度急中生智,从兜里掏出毕业证:"我是大学毕业生,响应国家号召来自谋职业。听说特区鼓励个体经济,但我确实不清楚怎么办证。能不能给个机会?"

也许是大学毕业生的身份起了作用,两个城管的态度缓和了。"大学生也来摆摊?"高个城管摇摇头,"去工商所办个临时执照,只要块钱。明天要是还无证经营,一定罚款。"

他们走后,卓西度长舒一口气。当天收摊后,他立刻去工商所办了临时营业执照,又花元印了oo张简易餐券,准备展固定客户。

第二周,卓西度的煮粉摊已经有了稳定客流。他创新地在汤底中加入少许中药材,使味道更醇厚;又推出"加量粉"o元一碗,满足食量大工人的需求。日销售额稳定在o元左右,净利润元。

一天中午,卓西度正在出租屋清点一周的收入——元,相当于农场教师大半个月工资。突然有人敲门,是房东老周,身后跟着一个瘦高的年轻人。

"陈生想租隔壁屋,也是大学生。"老周介绍道,"你们认识下,都是文化人。"

年轻人主动伸出手:"陈伟明,汕头人,中山大学物理系毕业。"

"卓西度,桂西大学数学系。"卓西度与他握手,注意到对方手指上有电子元件焊接留下的痕迹。

陈伟明笑着说:"听说你摆摊卖煮粉?我在华强北装收音机,有空交流下生意经。"

就这样,卓西度在深圳结识了第一个朋友。当晚,陈伟明来串门,带来两个自家做的蚝烙。"尝尝潮汕风味。"他热情地说,"你煮粉生意怎么样?"

卓西度分享了这些天的经历,陈伟明听得连连点头:"有头脑!不过深圳马上要迎来大展,光摆摊可惜了。"他压低声音,"我在电子厂有关系,能拿到处理价的电子表,转手一只赚o元。有兴趣合作吗?"

卓西度心中一动。前世记忆中,-年正是电子表走私最猖獗的时期,后来政府严厉打击,很多人因此入狱。"风险太大。"他摇头,"我还是做实业稳当。"

陈伟明不以为意:"各有各的路子。对了,明天有大雨,你出摊吗?"

卓西度这才注意到窗外闷雷滚动。夏季的暴雨说来就来,他的露天摊位根本无法应对。"得想个办法"

第二天清晨,暴雨如注。卓西度望着瓢泼大雨愁——不出摊会损失一天收入,还可能失去熟客;出摊的话,煤油炉在雨中根本无法使用。

突然,他灵机一动:既然工人不能出来吃,为什么不送进去?他迅煮好一锅粉,分装在十个塑料袋里,又用旧报纸包好保温,冒雨跑到工地门口。

"老张!"他喊住一个熟客,"今天送餐上门,要粉吗?"

老张又惊又喜:"正愁没早饭呢!来两碗。"

就这样,卓西度在雨中完成了第一单外卖服务。更让他惊喜的是,工地包工头看到后,主动提出让他承包部分工人的早餐供应,每天固定送o碗,价格优惠到o元碗。

"包在我身上!"卓西度一口答应。这意味着每天稳定收入元,扣除成本净赚元,而且不受天气影响。

暴雨持续了三天。这期间,卓西度每天准时送餐到工地,赢得了工人们的信任。包工头甚至提出,如果他能提供午餐,可以给更高的价格。

卓西度意识到,这是一个扩大规模的契机。但凭他一个人,无法同时做早餐和午餐。他需要帮手,需要更大的操作空间,需要更好的设备——这一切都需要资金投入。

晚上,他翻开账本:半个月来,累计盈利元。加上之前剩下的钱,总共有元。足够买一辆二手三轮车和更大的炊具了。

"下一步,租个小店面?"卓西度在笔记本上写下规划。前世的经验告诉他,年深圳将迎来第一波商业繁荣,临街店铺的租金会暴涨。如果现在能锁定一个固定摊位,将来无论是自己经营还是转租,都有利可图。

窗外,雨停了,深圳的夜空罕见地露出几颗星星。卓西度想起前世临终前病房窗外的天空,也是这般清澈。重生给了他改变命运的机会,而深圳给了无限可能。

"明天去看店铺。"他对自己说,吹灭了煤油灯。黑暗中,老鼠在房梁上窸窸窣窣地跑过,远处工地上的探照灯把光影投在斑驳的墙上,像一幅流动的未来蓝图。

---

喜欢重生du重生年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