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丑颜医妃 > 第6章 烽火大宁 危机四伏下的坚守(第1页)

第6章 烽火大宁 危机四伏下的坚守(第1页)

炽热的夏日笼罩着大宁,阳光肆意烘烤大地,矿山开采在朱权的精心安排下稳步推进。彼时,蓝玉案刚落下帷幕,朝廷局势波谲云诡,大宁也被卷入这复杂的政治漩涡之中。

一日,朱权正在王府书房处理事务,闷热的天气让他本就烦躁的心愈不安。蓝玉案的余波、北元的威胁,像沉重的大山压在他心头,总觉得平静表象下暗藏危机。

“王爷,”王府侍卫匆匆走进书房,单膝跪地,焦急禀报道,“大宁城外哨岗现可疑人员,形迹诡秘,疑似北元奸细。”

朱权闻言,眉头紧皱,心中暗忖:“北元果然不死心,又来窥探。如今蓝玉案刚过,朝廷对藩王和军队管控更严,行事必须万分谨慎。”他沉声道:“加强城防戒备,务必将奸细一网打尽,不可让他们破坏大宁安宁。审讯时严格依照《大明律》,不可有丝毫差错,以免授人以柄。”

“遵命!”侍卫领命而去。

朱权起身,在书房踱步沉思应对之策。此时,沈书瑶走进来,看着他忧虑的神情,轻声说:“王爷,北元此番举动恐怕不简单,我们得早做准备。如今朝廷局势微妙,大宁一举一动都要格外小心。”

朱权点头:“瑶儿,你说得对。大宁虽有一定防御力量,但还远远不够。我打算再组织一次军事演练,检验应变能力,只是练兵和用人要避开蓝玉旧部,以防朝廷猜忌。”

沈书瑶微微颔:“王爷深谋远虑,不过这演练之事还需周全考虑,避免引起朝廷不必要的猜疑。”

朱权轻叹:“我明白,可如今局势紧迫,大宁安危才是要。”

就在朱权筹备军事演练时,朝廷传来消息,朱元璋对大宁动向尤为关注,特派钦差大臣前来巡查。朱权心中忐忑,蓝玉案后朝廷对藩王猜忌加深,此次钦差大臣前来,不知是福是祸。

“王爷,”王府长史忧心忡忡,“这钦差大臣突然前来,我们该如何应对?”

朱权沉思片刻,缓缓道:“一切照旧,以礼相待。我们行事光明磊落,无需担忧。但言语和行动务必更加谨慎,不可提及蓝玉案,也不能让钦差大臣抓到把柄。”

几日后,钦差大臣抵达大宁。朱权率领王府官员出城迎接,以最高礼仪接待。在王府中,朱权恭敬汇报矿山开采、军事防御等事务进展,着重强调用人和练兵遵循朝廷法度,与蓝玉旧部毫无关联。

钦差大臣微微点头,目光锐利扫视众人,言辞谨慎道:“皇上对宁王殿下的忠诚和努力十分关注,大宁地处北疆要地,关乎国家安危,殿下切不可有丝毫懈怠。如今朝廷刚经历蓝玉案,殿下更要谨言慎行。”

晚宴上,众人举杯共饮,气氛看似融洽,实则暗流涌动。朱权时刻留意钦差大臣言行举止,试图探寻朝廷真实意图,然而对方始终未透露太多实质内容。

晚宴结束后,朱权回到书房,心中愈不安。他对沈书瑶说:“这钦差大臣来意不明,我总觉得朝廷对我仍有疑虑。蓝玉案后,朝廷对藩王管控明显加强,我们必须小心行事。”

沈书瑶安慰道:“王爷不必过于忧虑,只要我们一心为大宁、为朝廷,终究会得到皇上认可。”

朱权苦笑着摇头:“话虽如此,但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便万劫不复。”

接下来的日子,钦差大臣在大宁四处走访,查看矿山开采,深入军营观察士兵训练。朱权主动邀请他一同视察军营,详细介绍士兵日常训练科目和成果,再次表明用人公正,与蓝玉案无关。

在军营中,钦差大臣见士兵们在酷热下刻苦训练,不禁露出赞许之色。朱权趁机说:“大人,大宁地处北疆,时刻面临北元威胁,这些士兵为保家卫国不敢有丝毫懈怠。且我用人向来谨慎,绝无违规之举。”

钦差大臣微微点头:“殿下治军有方,本大臣看在眼里。只是大宁诸事,还需殿下继续用心,莫要辜负皇上期望。”

随着接触增多,钦差大臣对朱权在大宁的作为有了更深入了解。他看到朱权为解决百姓水源问题亲自奔波,看到城中百姓对朱权的拥护,心中渐渐有了判断。

一日,钦差大臣找到朱权,态度诚恳地说:“殿下,初到大宁时,本大臣确实带着诸多疑虑。但这些日子所见所闻,足见殿下对朝廷的忠诚和对大宁百姓的关爱。本大臣定会如实向皇上禀报。”

朱权连忙拱手致谢:“多谢大人明察,大宁的安宁离不开朝廷支持和百姓信任,本王定当不负皇上所托。”

在军事演练筹备过程中,朱权遇到困难。夏日炎热,士兵训练易中暑,物资消耗快。同时,大宁周边河流因高温水量减少,影响农田灌溉,百姓忧心忡忡。

“王爷,”负责物资调配的官员焦急禀报道,“如今物资消耗过快,水源不足,这军事演练怕是难以如期举行。”

朱权眉头紧锁,心中纠结。他心想:“若推迟演练,恐无法及时应对北元威胁;若强行举行,又会加重百姓负担。但无论如何,都要尽快解决,不可拖沓,才符合陛下以猛治国的理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书瑶看着朱权为难的样子,说道:“王爷,要不先暂停演练,集中精力解决水源和物资问题。百姓是大宁的根本,只有百姓安居乐业,我们才能无后顾之忧。”

朱权思索良久,最终点头:“你说得对,百姓为重。传令下去,暂停军事演练筹备,全力解决水源和物资问题。务必高效行事,在最短时间内完成。”

于是,朱权召集王府的典宝所、典仪所、工正所等机构共同商议。典宝所负责筹备开采所需贵重器具,典仪所安排祭祀仪式确保开采顺利,工正所组织工匠加快工程进度。各机构分工明确又相互协作,在朱权统筹下有序开展工作。

朱权组织王府官员和地方百姓共同寻找解决办法。他下令在城内挖掘新水井,安排工匠修缮和拓宽灌溉渠道,引远处河水灌溉农田。期间,朱权亲自前往农田查看灌溉情况,安抚百姓情绪。

“乡亲们,大家莫要惊慌,本王定会带领大家度过难关。但朝廷法度森严,办事需高效,还望大家配合。”朱权站在田边大声说道,“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百姓纷纷跪地叩谢:“多谢王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就在朱权全力解决水源和物资问题时,北元奸细再次行动。他们趁大宁城内人心惶惶,企图制造混乱,破坏城内治安。然而,朱权早有防备,安排大量侍卫和巡检司弓兵巡逻。

一天夜里,几名奸细在城内仓库纵火,企图引恐慌。但他们的行动很快被现,侍卫和弓兵迅赶到现场,将奸细团团围住。

“束手就擒吧,你们已无路可逃!”一名侍卫大声喝道。

奸细见势不妙,妄图负隅顽抗。双方展开激烈搏斗,最终奸细被全部制服。朱权得知消息后,下令严加审讯,务必查出背后主谋和行动计划。

审讯后得知,这些奸细受北元重要将领指使,企图破坏矿山开采和军事防御。朱权意识到北元威胁迫在眉睫,必须尽快加强大宁防御力量。

朱权依照《大明律》对奸细的严苛条文,下令将为奸细立即斩示众,其余从犯也受到严厉惩处,以此震慑潜在敌人。

此时,朝廷钦差大臣也了解到了大宁的情况。他对朱权在解决水源和打击奸细方面的表现表示赞赏,并表示会如实向朝廷汇报。

“宁王殿下,”钦差大臣说道,“此次大宁之事,足见殿下对朝廷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爱。我定会在皇上面前为殿下美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