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烟这几天很忙,忙着给杂志社写下一期的故事。
没错,她的故事被杂志社签约了,每个星期需要更新一章。
而一章的稿费,居然给了二十元钱,稿费是连同出版的杂志,一起邮寄过来的。
现在,去县里卖衣服的事,已经彻底交给了安然和顾新华。
她只需要安心的在家里码字。
继续设计春季的新款。
在百货大楼租柜台的事情,钱峰也已经办好了。
过了年,柳如烟设计的衣服,就可以摆在柜台里了。
在胜利村开设服装厂的事情,也渐渐的提上了日程。
柳如烟的衣服卖的异常的火爆,也间接的拯救了县里的布料厂,布料厂也不用关门了。
宋厂长特别的感谢柳如烟,年前,还特地买了东西,去柳家拜访。
胜利村加固堤坝的事情,也已经确定下来,款也已经拨了下来,水稻种植的计划,也已经板上钉钉了。
所有的事情,都等到年后开始实施!
因为编制产品的畅销,胜利村的村民,今年挣了不少钱,大家都可以过个肥年了。
日子在一天比一天变好。
很快,新的一年来到了,这一天,柳山家非常的热闹。
托柳如烟的福,今年过年,柳家人都穿上了新衣服。
饭桌上也摆满了大鱼大肉。
小浩然馋的直绕着桌子跑。
过年的前两天,叶靖川就回上京陪家人过年了。
而王沐辰却留在了胜利村,美名其曰是为了工作。
其实叶靖川清楚,他只是在找一个,不回家过年的借口。
所以,今年过年,柳家多了一口人!
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其实亲戚或者是朋友,也是如此,有句话叫穷不走亲,富不还乡。
穷的时候,去别人家串门,赶上了饭点,就会被人家认为是蹭饭。
如今,老柳家有钱了,而这个要“蹭饭”的人,还是王沐辰,胜利村的书记。
柳家人自然是热烈欢迎。
北方农村过年,非常的热闹,因为冬天不能种地,只能在家里猫冬。
所以,每家每户都早早的张罗过年,尤其是今年,各家手里都有了些闲钱。
所以,今年的胜利村,和往年不一样,过年的气氛,特别的浓。
柳家的衣服,一直卖到了腊月二十八这一天,每次出摊,都卖的精光。
年前一共做了五批衣服,去掉给布料厂的布料钱,再去掉给安然和顾新华的分成,柳如烟一共挣了八百多块钱。
再加上杂志社给的稿费,柳如烟也成了千元户了,距离万元户,又近了一步。
别看现在放开了,各行各业开始兴起。
但是,物价依然很稳定。
去供销社买橘瓣糖,一毛钱仍然能买一大把,大蒸饺还是五分一个,一块钱也能买一斤多的猪肉。
过个年,有个十块二十块足矣。
柳如烟非常喜欢现在的物价,因为这样,她觉得自己是个富婆。
她喜欢这个小村庄。
王沐辰还在胜利村,设立了一个小卖部。
村里没有供销社,就连一个小卖部都没有,买点东西还要跑到县城里去,太不方便了。
所以,他在村里设立了一个小卖部,并承包给了柳老爷子。
刚开始,柳山是不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