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19楼乐文小说>千秋遇见防盗门怎么样 > 请善待你身边的文字工作者(第1页)

请善待你身边的文字工作者(第1页)

汉字的产生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最开始的符号、图形,经过一次次演变,汉字已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根。汉字不仅方便了沟通和记录,汉字的统一对也对中国的统一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需求几千年来在文学方面出现了许多颇有造诣的人。当下,无论是义务教育,还是机关党政单位和个人,都绕不开文学写作,甚至是发文收文,最基本的通知都是文字构成。

作为一名普通的文字爱好者,也就是别人口中的“写手”“一支笔”,只有自己和同仁知道其中的辛酸和不易。每次熬夜到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可能辛苦了一晚上,只写了五六页还不确定能不能通过的文案,相比和那些同样努力一晚上做着单纯工作的人比较,无论是成果大小还是时间效益似乎不在一个维度。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永远写不完的幕后材料,一个是横向或者纵向或者多面并进的推进工作,毫无比较可言。

每次讨论起任务分工时,总有人感慨,某些人坐在电脑前盯着键盘写一堆虚无缥缈的东西,可不如我们这些“办实事”跑来跑去的工作者。个人感觉,说这种话的人起码从来不会认真欣赏一篇材料。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种误会,我明显能感觉到不是少数人,是有一部分人,他们是分不清“官媒”和“私媒”的,错把一些标题党,甚至是为了流量曝光明星,通过文字游戏打“擦边球”的文章和媒体与官媒混为一体,某些人更是过度形容,无底线的发表观点,不负责任的带动读者的错误观点和极端思想。他们从来不知道,官媒肩负着什么样的责任使命,每一句都要反复斟酌有着多么坚定的底线。

其次在格局上来看,当前数字媒体兴起,比起身历其境的图片和带着音乐的现场视频,整体而言对很多人的文字学习形成了很大冲击,再加上当前社会很多人内心较为浮躁,很少会静下心来去看上千上百个文字(小说爱好者除外)。文字工作从来不是那些流量、低俗为代表,他的存在对于一个国家甚至是时代都有着特殊的意义。一个国家的强大除了强大的经济、军事、政治等,还要看文化也就是所谓的“软实力”,今天带你深入了解一下文字工作者。

文字工作者的每一次下笔都要反复斟酌,因为每一篇文章除了最基本的通顺正确,还要融入想法,通过文章表述出想表达的内容,每一次下笔都包涵着作者的阅历、水平甚至是经历。基础很重要,记得以前有个人开玩笑跟我说想要拜我为师,我说等你什么时候看够1000本书在过来拜师。到时候我教你“开篇布局、封喉入题、顶级渲染、花样收尾”看似简单的16个字,实际行动起来却让人望而止步。

1000本书从来不是随口一说,这1000本书里要包涵政治、军事、哲学、历史、名人传甚至还包含了国外名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大家都懂,很多人总是习惯把书看死,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不能学以致用,写出来的东西没有思想。1000本书只是一个最基本的基础,文字工作永远是一个积累几百天最后只能成型文章一篇的比例。如果有推敲矫正较快的人,而且思路清晰纠正迅速的天才可以说非常罕见。

文字工作有些时候比较玄幻,苦思冥想了一上午的框架,在中午吃饭时突然放下刚吃了一口的午饭就匆匆找到电脑记下灵感,所以每当遇见文字工作者突然做出一些很奇葩的事情时,大家不用报警,不用惊慌,他只是灵感蹦现了。我们不仅要把一件事情做得有意义,而且要把一件事情做得有意思。

如果有一位文字工作者工作了几年还没感受其中的苦那么说明还没入门,还没有经历过最开始的“手忙脚乱”杂乱无章“,没有“打破砂锅问到底”没有临时接到一个紧急的材料,没有精雕细琢像完成一件艺术品一样去修改材料。

或许这就是很多地方,文字工作者逐渐减少,把这件基础却又能体现综合素质的工作列为最不想去做的工作。光说了文学工作者的苦,接下来说说他们的甜。

文字工作者最开心的瞬间,莫过于一遍一遍修改最后通过的那一瞬间。当他们提出一个有见地、立得住又不人云亦云的观点时、当他们的谋篇布局既合理又不落俗套、得到充分认可时、当他们文字表达清新自然、直达胸臆时。登上山峰是一种快乐,欣赏沿途美景不也是一种快乐吗?

每一次的修改都是思路的重整,每一次的创新都是弥补填空之前的不足。其实我挺想奉劝那些无良文字工作者,他们为了所谓的生存生活没有了文字底线,明明绞尽脑汁创造出来的成果,只是为了一时的流量。提倡大家都能做一个审慎的文字工作者,而不是为了利益和目的被“人人喊打,遭人唾弃”。

更多的时候,我其实希望大家收起对文字工作者的偏见,历史的每一笔都有着深远的意义,时代赋予了各行各业不同的价值,不必过于计较,文无止境,功无完功。提高文字水平,需要不断用功。见文如见人,作文与做人是一样的。好的思想、品格、情操,是做人当有的修为,也是作文当有的修为。加强自身修为,我们仍然在路上;做好人,写好文,我们还需更加努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