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达成,南向晚又恢复了先前那副无害的模样,她从包里拿出一份早就拟好的合同:“包销好谈,只要是交付品质合格,我这还再补你们鸡苗两分钱奖励金!”
这话一出,?李梅则飞速计算着赔损,之前气得快爆的血压这才稍微平复了一些。
陈支书看着南向晚却若有所思。
这女娃够狠啊,但也是会做人,不,连生意都会做。
看走眼了,当真看走眼了。
要是一开始知道对方是这么一个厉害的角色,他肯定会更谨慎一些。
但事已至此,她虽然赚了,但他们潼宁村好似也没多吃亏。
赵耕从头到尾就像一个摆件似的,满目崇拜地看着南向晚,见她跟陈支书郑重地在不同颜色的复写纸上按下印泥,为这场谈判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四毛五,天啊,这是他想都不敢想能成交的价格啊,可偏偏还叫向晚姐给谈成了!
“李梅,给南同志他们倒杯茶!”
这会儿才想起的待客之道,显然是陈支书对南向晚的态度不一样了,她成功赢得了陈支书的看重。
南向晚摇头:“不用了,您时间宝贵,就不耽误你了,我们现在就去挑鸡苗。”
“那也行,我去帮你召集村民。”
潼宁村的广播突然响起“刺啦”
声。
“潼宁村的父老乡亲听好!
听到广播,请尽快带着鸡苗到晒谷场,要挑出打过疫苗、胎位正的好崽……”
正午的日头将地坝都晒得发烫。
二十几个空竹筐在土场上摆好,受到号召的潼宁村村民带着自家鸡苗赶了过来,一时间“叽叽”
声里混着汗酸和鸡屎味充斥四周。
赵耕特地在村公所搬来了一张桌子,一把凳子摆好,他让南向晚坐,可她却摇了摇头:“你来记鸡苗数量,我来挑选。”
一个老汉拎着半筐鸡崽先冲上来:“先收我的吧,我这可是上等的鸡苗!”
南向晚可不听别人说的,她将意识化为绿色的“线”
伸入筐里,一一牵连上鸡苗:“大爷,您这鸡崽有近亲配的种吗?”
老汉一惊,正想矢口否认,却猝不及防对上南向晚那一双清明又冷静的眸子。
“我、我就有那么几只……”
南向晚打开了筐子,手伸进去摸了摸,捏出几只绒毛杂乱的鸡苗还给他:“剩下的我要了,这几只你自己留着吧。”
老汉一愣。
“记下,十八只鸡苗。”
会计跟赵耕一块儿在记录。
老汉走后,就轮到一个中年妇女,她抱着竹篮,一脸老实的模样:“闺女,你看看我这十几只怎么样?”
南向晚只看一眼,就判定了:“这至少有一半没有打疫苗吧?”
中年妇女眼底心虚一闪而过,但她却嘴硬道:“我、我打了……”
南向晚不废话,直接将竹篮推了回去:“我不收你的。”
这时一个梳着两条辫子的小姑娘插了进来:“姐姐,我家有三十只鸡苗,你要吗?”
“我看看。”
小姑娘将筐子交给她。
其他人见她之前各种“鸡蛋里挑骨头”
,这次肯定又会挑挑选选,没曾想南向晚这一次十分满意地笑道:“嗯,这三十只鸡苗上等,打过疫苗,我全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