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纺厂的年会结束,工厂算是半放假状态。
简单的来说就是公务没那么多,虽然每天照常去上班,但事少,比较轻松。
徐琰也跟着空了下来,成天在屋里陪方禾和孩子。
名字他翻了很多书,也查字典,可就是找不到他满意或合适的名字。
好不容易选出两三个,他拿去询问方禾的意见,方禾看都不看,直接挥手说没空。
名字没取好前,总得有称呼,想着孩子是冬季降临,又生的白嫩而圆润,宋姨暂时叫她小雪团,当然,她问过徐琰和方禾的意见,得到徐琰准许才喊出口。
在方禾这里总是碰壁后,徐琰不再拿名字来烦她。
他去书房自顾研究,刚起身出去,方禾从枕头底下拿出一条白粉色的绳丝巾,周边有一些波浪花纹,两端分别绣了朵嫩绿色禾苗。
禾苗还没完工,她拉开抽屉重新拿起针线,将工艺绣完整。
下午,棉纺厂的技术工要开会,探讨明年的目标和任务,徐琰要去出席。
他刚走没一会,宋姨端着托盘上来,是她刚做好的红枣粥和热好的牛奶。
方禾让她放下,随即轻轻拉开抽屉,将绳丝巾递给她,“宋姨,这是我给雪团的绳,你帮她保管。”
宋姨微惊,“小禾,你这是什么意思?”
方禾的神色如常,她把丝巾放到宋姨的手心,“我最近总忘东忘西,等我出了月子肯定要去工作,家里只能是你多费心,我怕忘了这东西放哪,先交给你。”
这理由没错,但宋姨还是感觉有点怪。
方禾又道:“别跟徐琰讲,他知道了又要跟我闹,说孩子有绳,为什么他没有。”
“他工作忙,我最近又在学习,吵起来浪费的是我们双方的精力,你懂吗?宋姨?”
前世宋姨的心虽向着徐琰,但对熙熙的疼爱却是真心。
宋姨无儿无女,一生没什么牵挂,她把熙熙的存在当她的孙女,打心眼里是真心的疼惜。
方禾的那句【家里只能是你多费心】让宋姨很是感动。
她小心的把丝巾收好,“行,等雪团再大点,我还给你后你再亲自送给她。”
方禾微笑着,淡淡点头。
十二月初,方禾前一天出了月子就准备去公社,因为第二天要高考。
吴村丽和她一起,顺便回大队。
“我也去。”
方禾在收拾衣服,回头看徐琰,“你能不能别闹了。”
“我闹什么?我陪自己的妻子去高考,有错吗?”
“你去了,孩子怎么办?”
这是她第一次主动提小雪团,徐琰勾唇走过来抱着她,“宋姨在家,不怕。”
“你实在不放心,让小王跟着我,行不行?”
“不行,小王是个男同志,照顾不周到。”
方禾用力推开他,“随便你!”
见她板着脸,徐琰踌躇说:“就去三天,很快的,又不是不回来。”
方禾冷瞥他一眼。
原来他也知道。
当天下午徐琰开车,方禾和吴村丽坐后座,路边的草地里还有雪没化开,也有一些霜冻在树叶上垂钓着,但这些都不碍事。
抵达公社去招待所办入住,没有结婚证,两人住不到一起。
方禾无所谓,徐琰不是很情愿,他寻思着开年一定拉方禾去把证补了。
现在没人阻拦他的任何选择。
开了两间房后,方禾在整理带来的行李,徐琰送吴村丽回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