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关的清晨格外寒冷,沈姝裹紧了斗篷,跟随傅隽宴骑马出关。昨夜几乎没怎么睡,脑海中全是傅隽宴吃她做的点心时那转瞬即逝的柔和表情。
"前面就是边境线了。"傅隽宴勒住马,指向远处隐约可见的匈奴营地,"最近他们活动频繁,但还没有大规模进攻的迹象。"
沈姝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草原上的匈奴帐篷像一朵朵白色的蘑菇,散布在天地之间。几个匈奴骑兵正在营地外围巡逻,远远看去只是几个移动的小黑点。
"他们在等什么?"沈姝问道。
傅隽宴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很好的问题。他们在等内应的信号。"
"王焕?"
"不止。"傅隽宴的声音冷了下来,"朝中有人与匈奴勾结,想借外敌之手除掉我。"
沈姝心头一震:"赵垣?"
傅隽宴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回关再说。"
回程路上,他们经过一片废墟。傅隽宴解释说那是多年前匈奴入侵时摧毁的村庄,如今只剩断壁残垣。沈姝的目光被一块半埋在土里的石碑吸引,那上面似乎刻着什么。
"我能看看那个吗?"她指着石碑。
傅隽宴点头,两人下马走近。沈姝拂去石碑上的尘土,露出下面刻着的符号——那竟然是一个化学方程式!而且笔迹与她自己的极为相似。
"这"沈姝的手微微抖。这个方程式是她第三个任务世界中研究过的反应,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怎么了?"傅隽宴凑过来,看到石碑后脸色骤变。
"王爷认得这些符号?"沈姝试探地问。
傅隽宴的表情瞬间恢复平静:"不认得。只是好奇你为何对一块破石头这么感兴趣。"
他在撒谎。沈姝清楚地捕捉到了他那一瞬间的异常反应。傅隽宴不仅认识这些符号,而且知道它们的来历。
回关后,傅隽宴立刻召集将领开会。沈姝作为译官列席,但心思全在那块石碑上。会议结束后,她借口熟悉环境,独自在关内转悠,试图寻找更多线索。
青山关比她想象的要大,除了驻军区域,还有一片平民居住区,大多是军属和商人。转过一个街角,沈姝突然听到熟悉的哭声——那声音竟与原主的妹妹沈瑶有几分相似!
她循声来到一座小院前,透过半开的门缝,看到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正在院中啜泣。当少女抬起头时,沈姝差点惊叫出声——那确实是沈瑶!她不是应该和其他沈家女眷一起在教坊司吗?
"谁在那里?"一个年长女性的声音从屋内传出。
沈姝下意识躲到墙后,看到一个中年妇人走出来安抚沈瑶。那是原主的母亲沈夫人!沈姝捂住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沈家女眷怎么会在这里?
她悄悄退回主街,心跳如鼓。正思索间,一个士兵认出了她:"沈小姐,王爷正找您呢。"
回到住处,傅隽宴正在院中等她,脸色阴沉:"去哪了?"
沈姝犹豫了一下,决定实话实说:"我看到了我母亲和妹妹。"
傅隽宴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你去了西区?"
"偶然路过。"沈姝直视他的眼睛,"王爷,能解释一下吗?她们应该在教坊司。"
两人之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傅隽宴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教坊司里的沈家女眷是替身。真正的沈家人,都在这里。"
"为什么?"沈姝声音颤。
傅隽宴转身望向远处:"我答应过一个人,要保护沈家。"
"谁?"
"你不认识的人。"傅隽宴的语气突然变得疲惫,"沈姝,有些事情知道得越少对你越好。"
沈姝上前一步:"可我想知道。我母亲、妹妹,还有其他沈家人,他们知道父亲是冤枉的吗?"
"沈巍确实是冤枉的。"傅隽宴的声音低沉,"但证据确凿,连皇上都深信不疑。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住沈家人的性命。"
沈姝的心像被什么东西重重撞了一下。她一直以为傅隽宴是沈家悲剧的推手,没想到他竟是暗中保护沈家的人。
"谢谢你。"她轻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