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晏点点头,“我也会水。需要带什么东西吗?”
“不用。”陆弃娘道,“人家都准备的。”
天还没亮,陆弃娘一手提着灯笼,一手扶着萧晏。
风很大,灯笼里的火焰却没有像从前那样被吹得奄奄一息。
陆弃娘本来还担心被风吹灭,见状惊奇道:“这过了年,灯笼都长大了?”
萧晏轻笑:“我们从前在军中,用的都是牛油火把,或者防风灯笼。我闲来无事,把家里的灯笼改了一下。”
陆弃娘:“嚯,我出息了,我竟然用上了军中的东西。别说,还怪好用的。”
她提起灯笼仔细打量一番,也没看出门道,不由赞道:“果然还得是聪明人,做什么都厉害。”
萧晏笑了笑。
说话间,两人来到河边,已经有不少人都在那里聚集,簇拥到一处。
“你在这里等着,我凑过去听听,肯定是工头在说怎么干活的事情。”
陆弃娘把灯笼塞进萧晏手中,快步走上前去。
就见她在人群中挤来挤去,那么胖,却身形灵活地挤到了前面。
萧晏见状,嘴角不由勾起,眼神里带着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宠溺。
过了一会儿,陆弃娘又去排队领了工具,然后高高兴兴地回来。
“萧晏,萧晏——”她兴奋地道,“原来不是一天三百个钱,是一块冰三十个钱。说如果肯干的话,一天能取十块!别人能取十块,我肯定不止十块!”
她能干的!
萧晏点头:“对,你最能干了。”
陆弃娘兴奋不已,立刻就要下去,“你在这里别动,我先去。等我凿开了冰面,看到了鱼再喊你。”
“不,我先跟你一起下去看看。这些工具,我们一起研究怎么用。”
“我不会,还不能看着别人?”
“走吧。”萧晏从她手中拿过冰斧,“一起去。”
陆弃娘见他态度坚决,也只能由着她。
因为是护城河,所以堤坝很高,马车也没办法下去。
两人一边往下走,陆弃娘一边观察地形道:“回头得把冰运上来,也不容易。”
原来,冰块是有大小要求的。
先要冰层厚过半尺,这个据老冰工说,基本上都过了,而且实际上更厚一些。
长宽都是三尺,一块冰算下来的分量,大概是四百斤。
这个分量对陆弃娘来说不是难事,但是问题是,冰很滑,不好拿。
“我想了,回头把冰用麻绳拴上,我用扁担挑上去。”
“八百斤,不行。”萧晏道,“你还在吃药,不能按照从前那般把体力用到极致,那样也不持久。”
“那再看看吧。”
别人应该都是几个人抬上去,那样太慢,陆弃娘赚钱着急。
“嗯。”
陆弃娘找了一块空地,学着别人的样子,先用铁钎垂直刺入冰层,通过刻度标记判断厚度,确定厚度合格。
接下来,她用炭灰在冰面划出方格,然后冰镩沿格线用力凿下去。
碎冰飞溅,冰块从中间崩裂。
陆弃娘傻了眼。
这冰也不听话啊!
从中间裂开,这还怎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