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
顾宪海先前还吐槽过何总一工作就不回家,忙来忙去也不知道在忙啥,结果没过几天,他也迎来了自己的工作。
那就是六中开学了。
作为班主任,顾宪海要忙的东西有很多。他开学报到那天的早上,要去开会丶交教案和打扫教室。
顾宪海教过一阵子高二,又因为缺人被调到高一当数学老师。或许是为了保证高考成绩,学校高一下学期就分科了。或许考虑到顾宪海的教学经验并不多,给他安排到了文科班,教两个班的文数。
其实他刚做班主任那段时间,家长们都不怎麽乐意,大概是看他年纪不大学历不高,感觉人很不靠谱。
幸运的是,家长中有位高学历讲道理的大学教授。他最开始也是不放心顾宪海,但是在跟着陪读几天後,感觉顾宪海挺靠谱,就帮忙安抚了其他的家长。
这时候,顾宪海才开始感谢何峰之前的魔鬼训练,还有大学以来断断续续的接家教丶去机构教书,让他能“糊弄”住人。
哦,可能在何峰这个严格要求的人那里,他讲的很烂,但是在这小破学校已经足够了。
话说回来,虽然顾宪海是个理科生,但是他其实更喜欢文科的课程,教文科班倒是圆了他小时候想学文的愿望。所以在小科老师上课的时候,顾宪海经常会坐在教室後边的办公桌上跟着听课。
话说,他初中高中的时候文科学的正经不错,还当过语文历史课代表——可惜最终,还是败给了现实。
他选科的时候就听身边一堆人说理科好找工作,头脑一热选了理,当时应该是这样。
也算是随大流?
最开始还好,结果这题越往後就越不会,到头来考的啥也不是,最後擦边进了个一本师范,选的是自己最擅长的数学。
顾宪海感觉,他还不如最开始就选更擅长的文科。出来以後也是当老师,当历史老师,至少是自己喜欢的。
如今这样,他再怎麽後悔都没有用了,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学生报到後,顾宪海手里拿着崭新的学生名单去教室点名认人,再说说注意事项收下回执,到点儿就放人走了。
拿着回执和名单回办公室,又被通知要换办公室,顾宪海只能来回折腾两层楼搬到文数办公室。
在新的办公桌前坐下,顾宪海终于可以休息。他打开手机看眼群消息,发现没有什麽重要的事情,就坐在那闭目养神。
过了一阵子,顾宪海也算是休息好了。
他睁眼看这安静的办公室,那帮比他大不知道多少岁的老头老太太自顾自的做自己的事,熟悉的人也都不在,让他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但是不知道该干啥。
顾宪海最终还是受不了这安静的氛围,拿着他的笔记本和教案回到教室待着。
其实学校里也有跟他一样的年轻老师,但是也没啥共同话题,几乎是聊几句就陷入尴尬的沉默中。久而久之,顾宪海也不再跟这些人相处,只是有时候会跟眼熟的脾气好的同事打声招呼,一起约吃饭,只是始终也走不向熟悉那步。
所以何峰给顾宪海那台智能手机算是帮了大忙,至少他不会错过学校的通知了。
老式手机和电脑看消息都很麻烦,因为人际关系不好,导致他总是比别人收到通知收到的慢。
顾宪海一向不擅长跟同龄人接触,如果不算何峰的话,跟他关系好的同龄人用手指数都能数得过来。大多数时候都是别人主动靠近的他。
顾宪海闲得无聊,又拿起名单反复对照,争取把所有人都认下来。
其实认人并不难,更何况他这个班还有很多熟面孔,顾宪海看完以後就知道,哦,自己摊上最差的班了。
虽然领导明面上没有说什麽好班差班,但是大家心里也都明镜儿,这玩意就是按成绩排的。六中人数还行,不多不少,顾宪海带的文16班正好在末尾,名单上看到的眼熟的学生也都是班里吊车尾的存在。这麽一看,是差班没错了。
顾宪海倒不在意好班差班,到时候跟学生们熟悉熟悉再说吧,还没熟悉就下结论否定其他人是有些过分的。反正,学生性子好的话皆大欢喜,性子不好就慢慢磨合,也不差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