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温宜的报纸一个铜板一份,第一期一万份报纸一上市就销售一空。
她的报社地址,在刚出内城的一条街的街上,不算是很热闹的地方。
她买了带院子的门面房。
这一带根本就没有人做生意,所以,地点一般房子一般,只不过院子大的这个宅子就被温宜给买了下来。
前面是书社,后面温宜围着院子四圈都盖了房子。
除了其中一侧是职工住的地方外,其他几间都是印刷室。
第一期的报纸,温宜是雇佣街道上的那些乱跑的孩子卖的。
温宜给他们每个人一个四方大兜子,里面装着报纸,然后开始走街串巷售卖。
一个铜板一张,还是很多人能接受的。
所以,第一天,一万份报纸就没了。
原计划七天一份,现在一看,那就三天一份吧。
于是,从这天开始,温宜的报纸出版大业就这么红红火火地开始了。
温宜的报纸都是白话文的,里面每一期都有和读者的互动。
比如,出一个脑筋急转弯,或者一副对联的上联,或者对连载故事的结局读者可以大胆猜测,如果和结局相近,那就有奖励。
就这样,短短一个月,整个京城,温宜的报纸是大火特火爆火,要说火爆大江南北也不为过。
所以,一个月的最后一期,报纸印了二十万份。
为此,温宜又上了两套印刷设备。
而温宜这边,也收到了几十封来信。
温宜挑着其中的有代表性的原文实名刊登在报纸上。
也许这是一个信号吧,在后来的几个月里,雪花般的信纷纷飞到了温宜的报社。
这下子,温宜找怡亲王了。
温宜进了养心殿,看见怡亲王和十几个人在里面坐着。
温宜也没什么不可对人说的,人多也好。
于是,温宜只是给怡亲王和一个黄带子老王爷行了礼后,
怡亲王说:“温宜来了,坐吧。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说罢,什么事,十三叔可着你的事先来。”
温宜一听,就把来意说了:“十三叔,我跟你要人帮忙了。
其他的都不说,就是我那里的读者来信,
十三叔,那是雪片一样飘过来啊。不行了,我自己看不过来。”
怡亲王一听,哈哈大笑着说:“咱们的温宜啊,没想到真的把书社给办起来了,还办的很好。你让十三叔刮目相看啊。”
想了想,怡亲王说把他的一个儿子派过来。
温宜说:“十三叔,为什么不把你女儿派一个过来?您这是重男轻女。”
这时,养心殿里的一个大臣,突然对着温宜一拱手说:“温宜公主,老臣有个不情之请。”
在温宜的点头示意下,那个大臣说:“我的女儿,今年二十多了,她因为定亲的未婚夫家里祖父母、父母中的好几个去世而耽误了婚事。
对方就散播我的女儿克夫家,所以,我女儿到现在二十四了,也不打算成亲了。
不过,我的闺女啊,很聪明,
她自小到现在就没有放下过书本,四书五经杂书杂记都有涉猎,
如果您需要的话,可否让我的女儿去你的书社帮忙?
我们不需要月俸,只要有事做就行。”
温宜点头:“如果真的像大人说的这样,那就让她过去吧。
她可以帮助我看信挑信,还可以做校对工作。
不过,做事嘛,不能白做。
月俸嘛,十三叔,像咱们什么户部啊礼部啊那些书记员都是月薪多少啊?”
怡亲王:“一般是一两多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