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新泉呵呵傻笑。
“娘,真有事让您去做。”
陈新泉看着娘亲,说道:“晚上要烧炭,你陪我去老寮拉两车柴薪回来。”
“得,你就是个不得安生的主。
这便陪你去。
来韵儿,我们先回房。
等干娘拉了柴火回来,再陪你走走。”
谢秀儿把柳韵扶回房间,帮着她躺下。
陈新泉把院墙下的独轮车放下来,推着要出门。
在院子口陈友湖陈友洋两兄弟,推了一大车新阀的柴薪过来。
“两位堂叔,你们这柴是送来给我烧炭的吗?”
陈新泉问。
陈友湖待送竹子过来的人放下竹子后,才道:“是的。
这新柴,往哪搁?”
陈新泉忙指了指院子右边,道:“院墙右边。
你俩等会,我去拿了杆秤过来。
娘,快拿了笔和纸出来计数,正好两位堂叔会写字呢!”
还要计数,陈达友湖心道:“这孩子做事如此老练,我不如也!”
谢秀儿也识得一些字,却不太会写。
这得多亏了她大哥谢昌明读了三年多族学。
教她识了一百来个字。
她可比陈友河识的字多许多。
陈新泉有了两个壮劳力帮忙,很快秤好新柴的数量。
“大堂叔,你在此帮我爹收拾土窑,我和小堂叔去老寮拉柴伙,有了你们这一大车新柴,我只要拉一车柴火过来差不多就够用了。”
陈新泉道。
陈友湖点头,走到土窑边上和陈友河沟通,下一步要做什么。
陈友洋道:“石头,你去大伯家老寮里拉柴,得和伯母说一声才行。”
陈新泉道:“是也,所以我让我娘和我一块去!”
这草寮是用来存放柴火的地方,一般人都看得紧,就耽心柴火被别人偷了。
王氏对此也从不放松。
因此,陈友洋才有这一说。
谢秀儿道:“这一并弄两辆独轮车过去。
上次我看过了,我们家没剩多少柴禾在老寮了。
这次一并全拉回来,以后,我能自己盖一个寮,堆自己家草寮里。”
谢秀儿做事果决,说干就干。